代縣的月,原野上已經是秋意肅殺。
朔風微起,捲起枯葉飄零,地上黃綠相間的野草蔓延到山腳或天際,倍顯蕭條。
城牆上,守城的戎卒,正看著城門外的一騎,感慨著為何老天將如此多眷顧,傾於一人之身!
身長尺,姿顏雄偉,白馬銀n,英氣勃勃
漢代重儀表,趙雲立馬於秋風中的城下亮相,讓人忍不住顧而自憐,怨恨著蒼天待己是何其薄也。
不多時,劉備從城內驅馬急奔而出。
沒等戰馬站穩,便一躍而下,直接邁著大步走近,臉上盡是驚喜與感慨,眼中還隱隱間有些『潮』溼。
“子龍,蒙蒼天不棄,令你我今生有再會之時也!”
剛下馬的趙雲連忙想拱手作禮,被劉備抓住了手,聞言頓時張了張嘴,卻有些哽咽。最終將君臣之交,十年有餘的相知,和不遠千里尋主的艱辛,都化成了一句話。
“得相隨主公,乃雲此生之幸也!”
失散重逢的感慨萬千,讓守城門的戎卒都忍不住酸了鼻子。直到得到訊息的牽招也過來了,三人才回了郡守府。
牽招聽說過趙雲。或者說是聽說過這位冀州籍的白馬義從都伯。
趙雲率領鄉里投軍的時候,剛好袁紹自稱冀州牧,和公孫瓚早生間隙。而趙雲偏偏去幽州投了公孫瓚,因為其攻烏桓驅胡虜之功。後來被公孫瓚派去為劉備掌騎兵,從而避過界橋之戰。
是故,牽招對趙雲的民族義氣保持了敬重。尤其是當趙雲策馬進城,他手下的烏桓突騎大驚失『色』的表情後,就更加敬重了。
嗯,烏桓突騎當年,被白馬義從打得不是一般慘,遠遠看到了都要倉皇逃命的那種。
劉備看到這一幕後,心情就更好了。
他愁著這些烏桓胡人的桀驁不馴,頭痛了很久的。所以心裡也有了別樣的想法。
是夜,他將趙雲招到了屋內共飲,便開口詢問一句。
“子龍,當年伯圭兄之白馬義從,據說有流落鄉野者,有此事否?”
趙雲有點驚訝,先是抬頭看了一眼,便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劉備的意思,想招攬殘餘白馬義從,或者說是想繼承公孫瓚的遺產。
“主公,有此事。當年界橋之戰,白馬義從損失慘重,剩者十不存一,被公孫將軍閒置於後方。後公孫將軍亡故,其子續也亡故,不願意歸袁大將軍統領,便回鄉裡務農桑、或流落山林聚眾稱賊寇。”
公孫續,是公孫瓚的兒子,被袁紹擊敗後,避禍到幷州,後來被匈奴屠各休屠部落所殺。
“善!子龍,今日某看烏桓見汝策馬而過,皆大怖失『色』!”
得到肯定答案的劉備,臉『色』『露』出一絲喜『色』,抓住趙雲的手,目光殷殷,“此些胡種,最是桀驁。如是有白馬義從再起,必不再挑事,讓某如臂指揮也!”
頓時,趙雲就『露』出個苦笑,“主公之意,雲知矣。只是,唉,並非雲不願盡力,而是招攬白馬義從之事,恐怕難成。”
“嗯?”
劉備有些驚訝,看著趙雲一會兒,才猛然醒悟。
原本佈滿喜『色』的臉上,也慢慢變成愁容,連忽明忽暗的火光,也遮掩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