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徐盛和陳恆。
陳恆讓文稷守南門與西門,而將東門與北門的防禦,全權交給了徐盛,踐行了當初在壽春城外“揚忠都尉部臨陣汝決之”的承諾。
他自己倒是很輕鬆,拿著兩把強弩坐鎮在城牆上,當了鼓舞士氣的吉祥物。嗯,為了做戲做得徹底點,今夜他還算睡在上面了
徐盛是跑來彙報今日戰況的。
承蒙主將信任放權,當屬下的得時不時彙報一番。好讓陳恆知道他徐盛沒有膨脹,軍中一切都依然掌控在陳恆手中的。
但這次前來,徐盛不光是表忠心而已。
張飛攻擊的東城門,和昌豨攻擊的北門,戰況實在是差得太大了。大到徐盛都覺得不可思議。
張飛所督麾下悍不畏死。
先是弓兵拋『射』壓制住城牆上的抵禦,大櫓兵在前,刀盾兵緊跟兩側隨行,掩護著雲梯、長梯一個衝鋒都到了城下。
若不是城牆上備了許多檑木和石頭,說不定第一天攻城,就被人登上了城牆。畢竟昌慮是個小縣城,城牆不過才兩丈有餘。
而昌豨的部下,就有些詭異了。
如果說站得稀稀落落、毫無章法的隊形,是為了躲避城牆上扔下來的石頭和弓箭,那麼你們還沒有『摸』到城牆腳呢,就扔下雲梯退走了是什麼意思?
都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你們才吹響號角,第一陣戰鼓還沒停歇呢,就放棄了攻城了
就算是走個親戚,都比你們更有誠意好嘛!
“都尉,屬下以為,昌豨所督兵卒並不是怯戰,而是督戰的升城督毫無戰心。是故,我們是否該將臧霸、孫觀二人的勸降書信送過去了?”
將情況細細描述了一番,徐盛不僅將自己的分析說了出來,還做出了建議。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是良將的潛質。
“仲權,汝覺得呢?”
捏著鬍子思索一陣的陳恆,沒有直接回答徐盛,而是將問題拋給了身側的夏侯霸。
怎麼說都是小舅子,有事沒事的考教一番,讓他長點見識,回去了也好給夏侯淵交代。
“都尉,屬下覺得徐軍侯之言大善!要不我們現在就出城偷襲一番,讓昌豨更容易下定決心!”
先是一個軍禮,夏侯霸才恭聲說道。
自從得知陳恆一番謀劃,便釣了昌豨來此地攻打昌慮縣,他就對看似文文弱弱的姐夫,心裡生出了不少敬佩。
“出城偷襲?汝是忘了城門已經堵死了?”
“啊,屬下一時激動忘了,呵呵”
夏侯霸搔了搔頭,『露』出了一個不好意思的笑容。
“嗯,無礙。今夜汝就在城牆上睡吧,睡前將《吳子》的論將篇,再抄三遍!”
夏侯霸:
不理會一臉幽怨的小舅子,陳恆起身走到了城牆垛口處,看著城外昌豨燈火通明的兵營,“文向,明日就不要節制守城之物,能用得上的,都用了吧。”
“對北門的昌豨軍也是如此嗎?”
“嗯。”
“都尉,那昌豨並無戰心啊”
“文向,汝若是昌豨,實力無損之下,願投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