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恆終於知道為什麼曹老大第三次也打不垮張繡了。
原來是袁紹來了個神助攻。劉表援軍來臨是必然的結果,曹老大出徵之前早就料到了,但袁紹想進攻許昌倒是意外。不過也對,他都已經滅了公孫瓚,統領四州,也應該兵鋒指向黃河之南了。
不過歷史上官渡之戰應該沒那麼快開始啊,呂布不是還沒死嘛,是歷史軌跡改變了?還是謠言呢?陳恆琢磨不透,一時間也忘了回答曹老大的問話。至於郭嘉,早就做出了和荀攸一樣的建議,撤軍保衛許昌。
“子初,汝何所思?”
等了一會兒,曹老大又再一次問了。
“啊,哦!”
陳恆回過神來,心裡一動,便拱了個手,“回主公,恆也以為該撤軍回許昌。張繡與袁本初相比,不過是苔蘚之患耳。恆所思者,是否能在撤軍途中行個增兵減灶之計。”
大軍回撤,劉表和張繡肯定會來追擊的,畢竟南陽郡不是曹老大的後花園,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增兵減灶之計,是戰國時期齊國孫臏為了引誘魏國龐涓輕兵追擊,故意每天都減少了軍營做飯的灶,形成士兵逃亡的假象。
曹老大和荀郭三人一聽,就明白陳恆想幹嘛了。所以曹老大眯眼撫起了鬍子,荀彧郭嘉則是目不斜視,陷入了沉默。
而陳恆看到這一幕,心裡不由咯噔了下,知道自己的提議是被否決了。如果他們認為可行的話,應該商討下細節才對的。
“兵者,以正合,以奇勝。”
果然不一會兒,曹老大直接開了口,“子初,孤知道汝胸有韜略,善奇謀。然若是本末倒置了,出奇便是弄險了,日後多慎之。嗯,孤意已決,明日撤軍。都下去吧。”
“喏。”
眾人拱手告退。
出了營帳,曹洪對陳恆『露』出了個友好的微笑,郭嘉也是拍了拍他的背,兩人離去之前都安慰了下。而荀攸則是拉著他的手,走遠了點才解『惑』。
“子初,袁本初有四州之眾,十倍於我軍。若真是來襲許昌,主公需集所有人馬以對,是故不用汝計。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此時不宜與張繡劉表過多糾纏。”
好吧,陳恆明白了。曹老大不用他的計謀,不是覺得不好,而是不合時宜。
而且荀攸還提醒了曹老大的潛臺詞: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說白了就是,陳恆你小子以後格局放大點,別就看眼前這麼一塊地方,要有大局觀。
“喏。恆受教!多謝荀參軍指點,恆日後必不再目光短淺。”陳恆心理很感激,很恭敬的拱手躬身表示。
“呵呵,同為主公效力,不必如此。”
笑著扶起,荀攸離去之前也勉勵了一句,“子初年齒雖輕,然善奇謀,可見家學淵博,他日必然大有作為。”
家學淵博?我陳家雖是官宦世家,但祖上並沒有出過赫赫戰功的將領啊!
陳恆看著荀攸的背影有點愣。難道是客氣了下或是弄錯了?不對啊,他『性』格那麼謹慎,怎麼可能記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