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孫悟空回去尋了豬八戒,上去幾個巴掌以後,又帶著唐僧沙僧重新上路了。
行徑一月,忽聽得水聲振耳,三藏大驚道!徒弟呀,又是那裡水聲?”
行者笑道:“你這老師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見甚麼水聲。你把那《多心經》又忘了也?”
唐僧道:“多心經乃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個字。我當時耳傳,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兒?”
行者道:“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
三藏聞言,默然沉慮道:“徒弟啊,我一自當年別聖君,奔波晝夜甚殷勤。芒鞋踏破山頭霧,竹笠衝開嶺上雲。夜靜猿啼殊可嘆,月明鳥噪不堪聞。何時滿足三三行,得取如來妙法文?”
行者聽畢,忍不住鼓掌大笑道:“這師父原來只是思鄉難息!若要那三三行滿,有何難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唐僧意動被孫悟空安撫,一行人又邊聊邊走。
腳走不停,馬蹄正疾,見前面有一道黑水滔天,馬不能進。四眾停立岸邊,仔細觀看,但見那:層層濃浪,迭迭渾波,層層濃浪翻烏潦,迭迭渾波卷黑油。近觀不照人身影,遠望難尋樹木形。滾滾一地墨,滔滔千里灰。水沫浮來如積炭,浪花飄起似翻煤。牛羊不飲,鴉鵲難飛。牛羊不飲嫌深黑,鴉鵲難飛怕渺彌。只是岸上蘆知節令,灘頭花草鬥青奇。
湖泊江河天下有,溪源澤洞世間多。人生皆有相逢處,誰見西方黑水河!
孫悟空道:“嗬!這水!”
八戒道:“是那家潑了靛缸了。”
沙僧道:“不然,是誰家洗筆硯哩。”
行者道:“你們且休胡猜亂道,且設法保師父過去。”
八戒道:“這河若是老豬過去不難,或是駕了雲頭,或是下河負水,不消頓飯時,我就過去了。”
沙僧道:“若教我老沙,也只消縱雲水,頃刻而過。”
行者道:“我等容易,只是師父難哩。”
三藏道:“徒弟啊,這河有多少寬麼?”
八戒道:“約摸有十來裡寬。”
三藏道:“你三個計較,著那個馱我過去罷。”
行者道:“八戒馱得。”
八戒道:“不好馱。若是馱著騰雲,三尺也不能離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負水,轉連我墜下水去了。”
師徒們在河邊,正都商議,只見那上熘頭,有一人棹下一隻小船兒來。唐僧喜道:“徒弟,有船來了。叫他渡我們過去。”
這船原來是一段木頭刻的,中間只有一個艙口,只好坐下兩個人。
八戒就使心術,要躲懶討乖,道:“悟淨,你與大哥在這邊看著行李馬匹,等我保師父先過去,卻再來渡馬。教大哥跳過去罷。”
行者點頭道:“你說的是。”
不消多說,那唐僧上和八戒上船,還未行到一半,便聽得一聲響,捲浪翻波,遮天迷目。那陣狂風十分利害!好風:當空一片炮雲起,中熘千層黑浪高。兩岸飛沙迷日色,四邊樹倒振天號。翻江攪海龍神怕,播土揚塵花木凋。呼呼響若春雷吼,陣陣兇如餓虎孝。蟹鱉魚蝦朝上拜,飛禽走獸失窩巢。五湖船戶皆遭難,四海人家命不牢。溪內漁翁難把鉤,河間梢子怎撐篙?揭瓦翻磚房屋倒,驚天動地泰山搖。
這陣風,原來就是那棹船人弄的,他本是黑水河中怪物。眼看著那唐僧與豬八戒,連船兒淬在水裡,無影無形,不知攝了那方去也。
沙僧叫道:“大師兄,不好了!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孫悟空笑道:“莫急,不過些許水怪,還有八戒在他身旁。”
沙僧看了幾眼黑水,道:“大師兄,我看著水不深,倒不如讓我去山前叫陣?”
“哦?師弟快請!”
孫悟空正愁不想下水,沙僧主動接過此事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