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說這些還有些早,伍新的心思早就被於一葉說的話給吸引過去了。
“之前帶著的眼鏡都是較為普通的眼鏡,和戰場輔助儀的聯絡都是透過鏡膜的,後來也搞了一個和戰場輔助儀相連的眼鏡你也知道。不過這次就不需要鏡膜了,那個眼鏡也不用用了,我升級了新的眼鏡,開啟使用什麼的都是比較方便的。”
面前的投影螢幕上,金絲邊的眼鏡旋轉著,周圍漂浮著很多的字,介紹著每一個功能。
“該有的和戰場輔助儀相連線的功能全都有了,你要是想上網還是玩遊戲都是可以的,包括看地圖什麼的,再加上錄影,拍照,都是有的,還有隨意切換墨鏡和正常風格,我又加了夜視功能和紅外線透視功能,還有些3d功能,以及離開戰場輔助儀的普通的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分析的功能。”
於一葉這如數家珍一樣的將所有的功能都說了一遍,滿臉的驕傲感。
伍新在聽完於一葉的介紹以後就將現在帶著的眼鏡摘了下來,將面前的新眼鏡戴上了。
這個眼鏡和之前的不一樣,伍新在帶上以後就發現了。從舒適度,以及自己的感官上來講都是這樣的覺得的。
變化真的是很大的。
“對了,這次可以區分多螢幕的,這個眼鏡的側面有一個迷你的攝像頭,對就是右耳朵上的那個,你沒有耳洞,我就直接做成了一個耳夾的樣子,你從眼鏡上將這個摘下來以後就可以直接戴在耳朵上了,左右各一個,用來幫你監視身後。”
於一葉湊過來,指揮著伍新尋找著一些小零件,距離有些近,不過還在正常的範圍當中。
這個正常的範圍是指個人距離,大概是在一米多一點左右的範圍當中。
在心理學當中這個人際交往距離一共是有四種的,首先是親密距離也就是15厘米到44厘米以內,這是最親密區間,是能夠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息的一個範圍。15厘米到44厘米之間,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為挽臂執手。
要是說具體的話,在這44厘米以內當中,在異性,只限於戀人、夫妻等之間,在同性別的人之間,往往只限於貼心朋友。
而剛剛說的個人距離是46厘米到122厘米之間,而這顯然就是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離,一般來講是較少有直接的身體接觸。
第三類的話是指社交距離1.2米到3.7米,這是很公式化的一個距離,是人們在工作或者是正式場合當中的一個保護距離。最後一種也就不用說了,是公眾距離3.7米到7.6米,就是那種誰也不認識誰的距離。
於一葉和伍新是常年保持在一個個人距離當中的,不遠不近。
不過伍新還是感覺到了於一葉的氣息,這讓他有些意外。
“看樣子感覺到了。”
看著伍新揚了揚眉毛,於一葉一臉的驕傲:“怎麼樣,我專門研究了一下很多的動物,可以稍微將你的感官擴大一點,感覺不錯吧?”
是的,這副眼鏡可以擴大伍新的感官,這也是為什麼於一葉站的要比平常的個人距離要遠一些,而伍新卻覺得於一葉彷彿就在周圍的原因了。
喜歡科技時代:最強學習系統請大家收藏:()科技時代:最強學習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