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購物
“不留!”
說這句話於一葉是有原因的,華星未來園區選擇的位置其實挺尷尬的,正巧是在一個三面環山的山谷中。
而這次的建設幾乎是佔據了整個山谷的地方,所以要是擴建就只能是往山上擴建了,為了舒適度這一條絕對是不用考慮的,在園區里加蓋更不用考慮。
而替代方法於一葉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而這需要技術支援,所以都是以後的事情了,也幸虧現在的華星未來也算是剛剛走上正軌,不需要那麼大的工作地。
“好吧,使用者你打算建設一個怎麼樣的電廠呢?火力?風電?核電?還是生物能?太陽能?”
前三個於一葉就連聽的都沒有了,火力汙染空氣,風力發電太慢,核電你先說國家讓不讓私人擁有核反應堆再說吧。
所以給於一葉的選擇只有兩個,生物能和太陽能。
“使用者,這是一級你可以使用的發電裝置。”
面前的光屏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其實適用於於一葉的並不多,於一葉希望她可以將所有的能量都收集起來不浪費一點一滴。
壓力發電器,超薄高發電太陽能板,電力轉化器以及生物能發電工廠。
這四個就是於一葉看中的最新科技。
壓力發電器,看起來就和地板一樣,但是隻要感受到壓力他就會將這種力轉化為發電的動力,從而產生電流。
這種功能的東西其實已經有了甚至在一些科技產品展覽會上都已經展示過了,但是於一葉這裡有幾點是不一樣的,它的造價低廉,抗壓能力強,感測效能好,只要是壓力就可以吸收,所以於一葉想將這種地板鋪滿園區每一棟樓內,在進出園區的大門口也鋪上,不浪費一絲收集壓力的機會。
而超薄高發電太陽能板,也是和普通的太陽能一樣,只不過對於太陽能,它的轉化效率更高,而佔地面積更小,於一葉打算在能安裝的每一棟樓的上方都安裝這種太陽能板。
電能轉化器,這個東西其實是於一葉為了雨天準備的。
帝都這裡的天氣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因為夏季多雨所以於一葉認為這種東西不利用起來簡直太可惜了。
奇蹟之城的設計圖裡有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排雨凹槽。
在下雨天因為雨量大,所以每一棟建築的頂端都會有積水,將積水排盡就是排水管的工作了。
奇蹟之城的設計在這裡有些獨特,不是排水管,而是排雨凹槽,這種凹槽呈螺旋狀圍繞在每一棟建築的周圍,卻沒有一絲的不妥,因為它不是孤零零的凸出在外面,而是根據外牆裝飾以及玻璃幕牆的形態隱藏在了幕牆的後方,這為電能轉化器的存在提供了相當好的條件。
電能轉化器本身就小,而且長度是可以變化的,多兌換幾個就可以圍滿整棟樓,就像一個個迷你水電站一樣,在雨天,雨水順著凹槽下流的速度完全可以轉化為電力慢慢的儲存起來。
最後一個生物能發電工廠,也是這麼多發電器中最有技術含量的一個了。
生物能,太陽能透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轉化成為化學能儲存在生物體內。
其實我們經常使用生物能,在農村焚燒柴火用來做飯,就是利用生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