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並不是因為寧川幾人恭維自己,而是因為有人心向佛法,自己可以為他們講解佛經而高興。
雖然眼前的這些人,本來就有佛門弟子,對於佛經有著自己的理解,更甚至還有道門之人,但是能夠和這些人交流佛經,想來對於自己也是能夠有著不少的收穫。
畢竟有句老話說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此不同的兩國之人,互相交流,兩相映照,對於雙方對佛經的鑽研,都能夠起到一些增進。
心中清楚這一點的老僧昆布,先是坦然一笑,隨後雙手合十,說道:“賜教是萬萬談不上的,幾位想要和貧僧交流經文,貧僧心中也是極為期盼的。”
“畢竟能夠和同道之人互相交流的機會,也是極少的。”
說完,老僧昆布依次看了寧川幾人一眼,隨後說道:“諸位要是不介意的話,便由貧僧來個拋磚引玉吧。”
聽到老僧昆布的話,寧川輕笑了一聲說道:“大師太謙虛了,我等洗耳恭聽。”
說罷,寧川便緊守心神,做出一副認真聆聽的模樣。
而太元道人等人,也是同樣的作態,準備聆聽昆布講法。
見此,老僧昆布也不拖沓,雙手合十,閉目開始講了起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釋尊食時,著衣持缽......。”
隨著一聲聲經文聲響起,寧川幾人也是同樣閉上了雙目,仔細聆聽了起來。
眾人或是雙手合十,或是雙手掐起法決,傾聽著老僧昆布的經文講解。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老僧昆布誦經之時,雖說沒有那神話傳說,或是話本之中的所謂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場景出現,但是卻也別有一番韻味。
一聲聲經文之聲,在這靜室之中飄蕩。
本是靜室的房間,因為誦經之聲的響起,失去了那原有的安靜。
可是即便有了聲音響起,這靜室卻也不顯得吵鬧或是喧囂,反而更有一種靜謐。
如此,靜謐和喧囂兩種相反的狀態,就這樣在這靜室裡面達成了一種和諧。
隨著時間的流逝,老僧昆布的講經也是接近了尾聲,等到最後一句經文落下之後,昆布便睜開了自己的雙眼。
聽到經文聲停下,寧川等人也是宛如從夢中醒來一般,緩緩睜開了自己的雙眼。
睜開雙眼之後,普濟法師並未直接出聲,而是先好似回味一般,沉思了片刻之後,才是開口說道:“昆布大師,你對這金剛經理解之深厚,遠遠超出了貧僧之前的預料,貧僧深感欽佩。”
喜歡觀裡有真修請大家收藏:()觀裡有真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