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中間沉默了片刻,紛紛豎起大拇指:“兄弟你做得對,咱們雖然給村民們做了一點事,但是也不好佔他們太多便宜。”
有人說話,沉悶的氣氛就算是被打破了,當即就有學子愧疚地表示自己沒弄清農家的客氣,竟然當真吃了滿滿幾大碗飯,如今想起來可能是人家一段時日的口糧,瞬時難受了。
“也沒有那麼誇張吧?”有人提出質疑,他們雖然因為許久沒好好吃過飯,可能吃飯的時候是吃的有點多,但也不至於到了吃了人家一段時日口糧的地步。
“你不懂。”有學生嘆氣,“我們吃的是乾飯,雖然摻了不少其他東西,但若是用來熬粥,怕是最少能用五六天呢。”
“是啊,只可惜當時吃得太開心,又見桌上其他人碗裡也是同樣的飯,我就沒有多想。”
“或許確實是你們現在多想了呢?”自覺吃飯很普通、飯量也很正常的學生道,“這個村子裡的住戶生活條件還算不錯,或許他們是不能日日吃的那麼好,但偶爾吃一頓好的也算是犒勞自己順便解饞吧?”
“或許吧。”吃都吃了,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接下來好好給他們幹活吧。”
“是啊,可惜咱們還要兩日就要走了,不然倒是可以為他們多做一點事。”
眾學子唏噓不已。
“我看咱們也別管去了誰家吧,只要村子裡有事,當時又有餘閒的,都去搭把手。”
學子之間就這麼說定,第二天跟著大家一起沿著村子跑了幾圈之後,他們不停歇地就去木屋廚房找廚子要早飯吃。
他們人多,廚子忙不過來,學生便分組,有的給廚子打下手,有的去打水,還有的去撿柴砍柴,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柳臻路過瞧見了,很是滿意地一點頭。
這群孩子雖然跟著先生們學的有些方面傻了,但是畢竟年紀小,很容易就掰正了。
蕭秦見她如此滿意,不禁一笑:“這群學生日後你都有大用處?”
“他們有沒有大用處我可不知道。”柳臻淡笑,“我只知道他們回去之後各項能力一定能取得不小的進步。”
她花心思培育這些學生,為的不是給自己新增助力,只是希望學生們能好。
他們進書院,書院就有將他們培養成才的責任。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師傅卻不能躲懶,要認真肩負教養弟子的職責。
如此,若是徒弟仍舊不能成才,師傅便要看著徒弟,不能讓徒弟變成朽木。
“不說他們什麼樣進來的就讓他們怎麼樣出去,但是但凡他們進了咱們書院的門,就不能反叫他們沒學會好的倒是壞的學了個十成十。”柳臻鄭重其事道。
她一直覺得教書育人是個艱難的苦差事,如今仍舊這麼覺得。
因為這上面擔負了太多人的人生,太多人的未來,必須要謹慎,不得不謹慎。
“不願他們成才,志願他們都能成人。”
蕭秦又是微笑,他沒說話,只用力地抓住了柳臻的手。
他一直與她同在,是要她需要,只要她說,無論是遇到什麼,他都會與她一起面對,一起想辦法解決難題。
“待這幾日過去,若是有時間,我再尋個時間與他們講課吧。”蕭秦道。
本來學生外出遊歷的時候也不是說完全不上課了,只是這一批學生有些特殊,身邊並沒有領隊的先生或者夫子,所以他們顯得隨意了些。
但這本來就是因為隊伍中有柳臻和蕭秦,二人原本覺得這些學生在書院讀夠了書本,便沒想著再照本宣科。
柳臻更是想著遇到事情的時候再順勢講解,推及己身,更方便學生理解,如今正好遇到問題,恰是順勢講課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