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這麼多年生意,林玲對很多事都看得很淡,唯獨孩子是她心上的刺,提起來就愧疚心疼,她眼裡帶著慈愛道:“我有個兒子,還有個小兩歲的女兒。我們成日居無定所,孩子自然是留在家裡的,正好陪著兩個老人解悶。走得遠了,看得多了,眼界也寬了些,打算今年回去就將兒子送去讀書識字去。”
聽了林玲的打算,柳臻笑著問道:“不知林嬸子可知道正威書院?”
“那怎麼會不知道?我們都聽說了,書院裡可是出了位探花郎呢,還有好幾位秀才公、舉人老爺的。”林玲羨慕道,“這麼厲害的書院,要是我兒能……嗐,那正威書院哪是我們這等人家肖想的。”
柳臻當即反駁道:“嬸子怎可這樣想?孔夫子都說了,有教無類。只要是想學,願意來學的,正威書院都收。只是進去後要考核,考核過了才能升班。”
“姑娘的意思是,我兒子也能進?可他都十歲了……”林玲懷疑道,“還有那束脩,應該不會少吧?”
“當然能進,你口中提到的舉人老爺,他就是因為一直考不中才來的書院,不過短短几年就中舉了。他來的時候,年紀跟嬸子可差不多呢。”柳臻笑道,“再說那束脩銀子,開辦書院,要建房子,請先生,自然不會免費收人。但是書院裡從農家來的學子仍然不少,正是因為書院也考慮到不是每戶人家都有餘錢送孩子過來的。只要進去了,無論是抄書還是抽空做點輕省的活計,都能掙來自己的口糧。若是課業成績優異,每次考核後還有獎勵呢,最少也有二十文。實在有更困苦的學子,書院裡每季還有補貼,只是不多。書院還是鼓勵學子們靠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學好學業的同時,不會挨餓受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姑娘說得可是真的,這正威書院真的這麼好?”林玲動搖道,“都是這樣的話,書院還不喝西北風了?”
“別的書院我不敢保證,但是正威書院有柳家做後盾,只要柳家在一日,正威書院就不會喝西北風。”柳臻自豪道,“柳家創立書院的初衷就是為了福澤鄉里,當然不會在意能不能從學子們身上掙錢。只要學子們爭氣,柳家貼補書院多少都值得。”
“這……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林玲看了柴雷一眼,他眼中也閃爍著光芒。
“當然,正威書院就在縣裡,我還能哄你不成?”柳臻不餘遺力地向他們介紹完書院,就想再說說木蘭院了,“嬸子還有一個女兒是吧?就沒有想過送女兒也去書院認些字,學點手藝?”
林玲苦笑道:“家裡窮,如果方兒學得好的話,回來也能教教他妹妹。方兒就是我的兒子,今年十歲了。他妹妹叫青兒,今年八歲。”
“十歲、八歲,倒也不算太晚,可是再拖下去也是虧了孩子。”柳臻順勢提起木蘭院,“正威書院下設了木蘭院,木蘭院是專為女學子設的。也教讀書識字,但是滿一年後可以選別的學。女學子最喜歡學的是繡花、裁布做衣裳,還有不少女學子自願進入點絳班,這個班是今年特地開班的,以後可以直接進點妝閣做事。”
這幾年點妝閣聲名鵲起,大姑娘小媳婦們,無不喜歡進裡面瞧一瞧逛一逛,裡面的東西比別家精緻不說,裡面的女夥計個個眼光還好。再醜的姑娘進去了,出來時都能漂亮幾分。
林玲的心口砰砰跳著,她豔羨道:“真羨慕能進木蘭院的女孩子們。”
“有什麼好羨慕的,木蘭院的門檻比其他院更低呢,只要是滿了七歲的女孩子,都能進去。”柳臻故意嗤道。
木蘭院開始的時候沒有年齡限制,導致很多人家為了省一分口糧,就將還沒學會說話的女孩子送過來,所以後來木蘭院特別規定,過來的女孩子必須要滿了七歲。
“姑娘的意思是,不管是哪裡來的,只要滿了七歲都能進?”林玲確認道。
“當然。”柳臻為求保險,還是說了個但是,“但是不能鬧事,不能影響別人學習,否則輕則處罰,重則被書院開除。”
“要的、要的。”林玲歡喜道,“這些規矩我還是懂的。”
“若是為柳家做事的人家,能力出眾者,還可以惠及後代,他家的孩子在書院裡還能得到更好的資源呢。”柳臻淡淡補充道。
不過柴林夫婦二人根本沒有領會到她的意思,他二人正默默看向彼此,都從對方的眼裡看見了心動,但誰也沒先說話。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有多麼了不得,更談不上能力出眾了。
“過年回去的時候就跟爹孃說說,年後就帶著方兒和青兒一起過來。”柴雷拍板道。
林玲心裡高興丈夫如此重視一雙兒女,可他們都出來了,家裡的老人怎麼辦?她是這麼想的,便這麼說出來了。
感動於妻子對自己父母的孝順,柴雷看向她的眼神更溫柔了:“爹孃會明白的,都是為了孩子。以後,辛苦你留在這裡守著攤子,照顧孩子,我多回去幾趟。”
看來兩人對把孩子送進正威書院的心願確實挺迫切的,竟然當場就商量起來了,柳臻覺得該是把目的說出來的時候了。
柳臻:“嬸子何不將老人一起接來?”
林玲對她笑笑沒說話,自家的事為何要對一個沒見幾回面的小姑娘說?看她的穿著,顯然是不知疾苦的大家小姐,對她說了她也不明白。
“嬸子不說我也能猜出個大概。”柳臻毫不介意她的沉默,“不如我們談個生意?”
喜歡我怎麼又隱身了請大家收藏:()我怎麼又隱身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