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時候,儘快完成對遠處海域的探索,點亮那些灰暗的角落,讓大漢注視著全世界,這是最重要的。
而且,現在廟堂裡的局勢,已經很穩定了,由自己在這裡,就不怕地方上再鬧出什麼事來,劉安的能力也完全足以擔任這個位置,只要自己還在,就不怕劉長離開後大漢出現什麼變亂。
劉恆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
自家弟弟的性格,他很理解,若是強行將他留在長安,指不定哪天他腦子一熱,又提出什麼更激烈的革新,倒不如讓他前往海外,做更適合他自己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恆緩緩站起身來,說道:“出征安息的事情,我是認可的,安息一日不除,身毒就會有危險,而身毒如今是大漢最重要的領地,諸君要知道,大漢每年都要從身毒收取大量的糧食,棉花,香料以及諸多特產,而大漢的商品,很多都是傾銷與身毒,身毒對大漢的重要性,是絕對不能輕視的,若是失去了身毒,大漢將會丟失最重要的原料產地,也會失去最大的海外市場。”
“因此,必須要討伐安息,不能讓安息成為懸掛在身毒身上的利刃!”
劉恆這麼一說,群臣頓時驚愕。
作為皇帝的兄長,廟堂裡的重臣,群臣本來都希望他能站出來勸一勸皇帝,沒想到,他居然是贊同皇帝的,你可是外王啊,你就不怕引起什麼誤會?巴不得讓皇帝離開??
可沒有什麼大臣敢直說這些,廟堂裡的直臣確實不多了。
眾人只能是看向了最後的希望,韓信。
韓信皺起眉頭,神色有些不悅,他沒有起身,直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大聲說道:“討伐安息人,難道還能讓皇帝親自去嗎?我大漢就沒有將軍了嗎?”
群臣大喜過望,還好有個太尉啊。
可韓信又說道:“可讓我出征,皇帝為我先鋒。”
群臣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了。
先別管這話有多大逆不道,光是這意思,韓信同樣是支援出征的,但是他想自己當統帥,讓長老爺給他當先鋒而已。
事情到了這一步,其實就沒有往下談的必要了,出征的事情算是定下了,沒有人反對,而想要反對的人,也沒有反對的資格。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何時出征,多少兵力,路線,後勤補給等等。
這朝議變成了軍事會議,好在大漢的大臣們都是知兵事的,對這次出征都能給出不同的想法。
眾人商談了許久,算是定下了初步的方案。
以韓信為統帥,坐鎮在扶南等地,負責接收前鋒打下來的地盤,穩固交通,負責補給後勤,修建堡壘港口,運送傷員,必要時的支援,換句話來說,劉長只負責打仗,不,他就負責殺人,其餘的事情都要韓信來負責,韓信這個脾氣,劉長說服不了他,只能是如此安排但是這樣的安排也不是壞事,韓信負責整個出征的經過,劉長的壓力其實會少很多。
例如在攻佔安息人的海港城池後,劉長就不用擔心自己離開後安息反攻的問題,因為韓信肯定能及時接手這裡,也不用擔心傷員的問題,不用擔心糧草,後勤,交通...這樣的仗打起來那得多爽,一路打就是了,其他的都交給師父。
在出徵將領方面,以劉長,周亞夫,周勝之,夏侯灶,樊伉等人為主。
謀臣方面,大概就是以張不疑,竇廣國,呂祿三人為主了。
群臣這麼一想,心裡頓時就好接受很多了。
這些人一走,似乎廟堂會穩定很多啊,愛鬧事的幾乎都被帶走了。
商談好了大概的事情,劉長就讓群臣們回去休息,留下了諸侯王們來繼續聊這件事,而三公卻沒有急著離開。
大臣們離開之後,眾人也就隨意了不少。
韓信直接坐在了劉長的身邊,盯著他,認真的說道:“其實我可以待在身毒,扶南還是有些太偏遠,不能及時掌控戰局。”
劉長撓了撓頭,“扶南和身毒很近,沒有什麼區別啊...師父,您還是待在大漢境內更好一些,有您在這裡,安這個豎子也能安心一些啊。”
劉安急忙起身,“我尊重太尉的決定。”
劉長瞪了他一眼,“你說什麼?”
“我說我尊重阿父和太尉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