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很復古,建築復古,穿著復古,甚至話都很復古。
在日新月異的大漢,趙國是唯一一個能看出戰國逸風的地方,讓劉賜感到驚訝的是,這裡的甲士在盤查來往之人的時候,還要行禮,這裡的商賈見面也要先行禮,比起齊魯,這裡似乎更像是禮儀興盛之國...其實齊國也差不多,但是齊國有更多的講究,不同的人要行不同的禮儀,不會像趙國這樣太隨意,但是這種隨意卻很有禮的感覺卻格外令人喜愛。
劉賜領著這一群人闖進趙國,連著玩了四五天,最後方才來到了趙王宮內,想要拜見自己的仲父。
出來迎接他們的乃是國相袁盎。
袁盎也沒有想到夏王會忽然出現在這裡,他先是告知眾人,趙王身體不好,只能單獨會見夏王,又說設宴要款待其餘眾人,讓他們前往,等到夏王跟著他走進內屋的時候,他方才說出了實情。
“什麼??趙王不在趙國???他要謀反??”
劉賜直接跳了起來。
袁盎滿臉的無奈,他認真的解釋道:“趙王去了代國,陛下恩准他留在代國一段時日,我們也不敢聲張...趙王多年在此處,想要見一見那些人,我們也不能阻攔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賜皺起了眉頭,“原來是如此,是仲父的身體很不好嗎?這一留就留那麼多天?”
“倒也不是,主要就是大王想多留一會,咳咳,我們當然也很想要大王早點回來,但是也得為了大王著想,這些年裡大王也很疲憊,難得有時日出去放鬆,我們就沒有打擾他,讓他安心休息吧,等他休息好了,我就派人將他接回來....”
劉賜在袁盎的臉上沒有看到任何的思念,他只是看到了濃濃的歡喜。
這是個奸臣!
劉賜在心裡暗自想著。
自家大王不在趙國,就可以大權在握,親自治理趙國,所以這廝方才一臉的開心,他是壓根就不願意讓趙王返回邯鄲吧?
袁盎大概也意識到自己笑得有些太過分,急忙收斂了一下。
袁盎是真的開心,不只是袁盎,整個趙國上下都挺開心的,自從劉如意前往代國之後,趙國再也沒有過任何麻煩,在袁盎的帶領下,一切都是井井有條,一帆風順,趙國從開國以來,都不曾有過如此美好的時日,如此的平靜,安寧,袁盎也是從未如此的輕鬆愜意....當然,面對這位夏王,袁盎是不能這麼說的。
劉賜狐疑的看著他,隨即詢問道:“我要前往夏國了,對於治理夏國,您有什麼建議嗎?”
袁盎認真的說道:“在整個北方,趙國的人是最多的,也是最富裕的,若是您願意,我們可以開專門的商路,由雙方的廟堂來組織,將夏國的貨物帶到趙國來出售...這對兩方來說,都是有利的。”
劉賜嚴肅的說道:“這些事情自然有國相來與您商談,我想要說的是,夏國之內胡人極多,我並非是嫌棄這些人,但是如果想要讓他們按著大漢的禮儀來生活,那就需要更多的中原人,趙國的人是最多的,故而我想要與您交換一些東西。”
“您想交換百姓??這是斷然不行的!”
“不是與您交換百姓,百姓怎麼能用來交換呢?我是想讓您派人幫我來耕作。”
“啊?這是什麼說法?”
“您看,趙國有不少的餘丁,他們沒有耕地,只能從事一些其他的差事,弄得趙國境內不少的遊俠,而夏國地方極大,懂得耕作的人卻很少,若是您能組織人手前往夏國耕作,得到的糧食,我可以與趙國平分啊,而且我們提供工具,種子,您只需要提供人手就可以,而且不是讓他們一直定居在夏國,他們完全是可以離開的...”
袁盎皺起了眉頭,開始思索這個方案究竟能不能行。
劉賜卻繼續說道:“您不必遲疑,這對您沒有壞處,您只是護送一批人前往夏國當差而已,一年或者兩年就可以返回,還能得到不少的糧食,解決了就業問題,何樂而不為呢?我絕對不會像阿父那樣,將人騙過來就不許他們走,我是能看清短期的好處和長久的好處的,您不要害怕....”
劉賜越是這麼說,袁盎就越是不安。
對這位夏王的風評,袁盎還是有所瞭解的。
這可是號稱最類父的諸侯王,想想陛下的為人,這廝翻臉不認賬,強行留下那些人的機率很是很大的,就算暫時不會,等到過去的人多了,他直接封鎖道路,也不是沒有可能。
想到了這些,袁盎急忙變了臉色,他笑呵呵的說道:“其實吧,大王不必如此麻煩,大王可知道秦同將軍?”
“當然知道!秦同將軍的女兒,那可是長安裡有名的美....咳咳,您說他做什麼?”
袁盎不急不慢的說道:“秦同將軍乃是屯田將軍,大漢在河南,朔方,隴西等地的屯田地,都是由他來負責的,如是大王想要開墾夏國,何不派人去與他相見呢?只要秦同將軍願意在夏國也設立幾次屯田之地,將軍隊的駐紮點改到夏國,那夏國就能擁有很多善於耕作的人,以及很多的耕地了...不過,這位將軍只聽令與廟堂,大王若是有意,最好還是先與廟堂稟告一聲...”
聽到袁盎的話,劉賜眼前一亮,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看著秦同每次就想著他的女兒,卻是忘了他還擔任這職位呢!”
大漢採取戍邊制,戍邊在劉長時期變成了屯田,由戍邊計程車卒在邊地進行屯田,自給自足,發展當地,這是當初晁錯所提出的建議,並且一直貫徹到了現在,大漢的成年男人都要服役,而服役不是前往各地的縣衙,就是前往戍邊,戍邊一般都是以兩年為基準的,大漢在邊境還有著數十萬人的屯田軍隊,劉賜想起這些,心裡頓時湧現出了無數個想法。
袁盎鬆了一口氣,反正別惦記著我趙國就好。
劉賜此刻卻熱情的拉住了袁盎的手,“您是個賢人啊,何不棄了這相位,與我一同前往夏國呢?我在夏國封您為三公!”
喜歡家父漢高祖請大家收藏:()家父漢高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