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父。”
這麼一說,劉安頓時就知道是誰了,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厭惡,從一開始,劉安就非常厭惡這個傢伙,豪強出身就是一個大問題,何況,他派人調查過這個人,雖然沒查出什麼罪行,但是風評極差,誰都不喜歡他,道德上很有缺陷...劉安拿起了報紙,認真的看了片刻,隨即又拿到了那些書信,再次看了起來。
從報紙和書信上的內容裡,劉安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他頓時冷笑了起來。
“這廝真以為我太子府的人是這般好欺負的?”
“還有這些儒生,這意思是要我主動讓出位子嗎?”
毛萇沉默了下來,毛萇也是儒生,他也不知該說些什麼。
劉安輕輕撫摸著下巴,沉吟了片刻,隨即說道:“阿父居然坐視不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似乎想到了什麼,緩緩收起了書信,“好了,不必理會這些事情,我們繼續忙自己的。”
毛萇有些不理解,“殿下,可是這些人對您....”
“自然會有人收拾他們的,這些人並不重要,想必很快就會有結果的,我們來這裡是為了開海的事情,儘快辦完這裡的事情。”
劉安來到南邊之後,先後去了多個諸侯國和郡,跟當地的官員們進行了接觸,同時調查了很多海外的情況,甚至親自出海,看了看周圍的海域。經過這段時日的調查走訪,劉安對海外也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大概也知道為什麼阿父會如此在意這海外的情況了,在劉安看來,阿父的學問非常高,他總是知道很多東西的本質,可是他卻不願意說。
劉安只能是從他的行為來推測他的意圖和想法。
就比如開海,劉長語重心長的說開海很重要,隨即開始推行,可是劉安卻得去想,開海為什麼會如此重要,海外對大漢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劉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猜對這答案,他只能是盡力而為。
在很多事情上,劉安都是如此,瘋狂的給阿父提供諸多的理論基礎,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壞事,這反而成為了劉安學問進步的一個動力。
就比如這次的開海,劉安心裡就有了很多的想法。
劉安令毛萇將留在周圍的那些門客們給叫進來。
當眾人到齊之後,劉安開始了再一次的學術研討大會。
劉安總結著自己這段時日裡的感悟,開始了講學,“當初有賢明的人像文獻侯說:治理國家就像是宰割牲肉,分配要讓人滿意。有人覺得分配就是要平均,可是平均未必就是公平的,文獻侯說要讓所有人滿意,可是我覺得,讓大多數人滿意就是足夠的...天下是用以祭祀的牛肉,治理國家的人手持利刃,為眾人分肉,吃肉的人是不斷增加的,而牛肉卻是有限的,分割下去,只會越來越少,難以令人飽腹,最後產生了爭奪。”
“等待著吃肉的人自相殘殺,死的人多了,吃肉的人少了,就可以繼續等著人來宰肉了。”
“阿父重視海外,是因為阿父看到了另外一種情況,將這牛肉變得更多,用全天下的牛肉來分與自家人....”
諸多門客聽著劉安的話,若有所思。
有人起身反對,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眾人的商談往往都是這樣的,劉安與他們進行著辯論,有來有回,就這海外的諸多話題,為大漢提供更先進的治理方針。
“我覺得殿下的話不對。”
“陛下重視尚方,是為了讓牛肉變多,殿下過去曾提到過技術的重要,技術就是使牛肉變多的辦法...可如今的開海,準確來說,這不是讓牛肉變多,是去分別人家的牛肉...是等待分肉的人去吃別家的牛肉,絕非是增加自家的牛肉這麼的簡單...”
“不,不,伍公卻沒有能看到開海本質,本質不是在分配和歸屬的問題上,而是在增加的問題上,而我們要在意的也不是牛肉變多還是吃別人的牛肉...我們要在意的是如何讓人吃飽,開海的優劣,這些時日裡我們看的很清楚了,優勢當然是巨大的,我現在是支援皇帝的開海論,可是我們該如何去發揚這個優勢,如何去建立更大的優勢,如何能更好的推行?”
眾人七嘴八舌的交談了起來。
同樣是辯論,這裡的辯論就與太學的辯論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