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馮敬休假返回了自己的家鄉,準備去拜見那裡的親族。
只有長老爺還是一如往常的繁忙。
此刻,他跟劉恆正坐在張蒼的府邸內,看著張蒼所編訂出來的新戶籍政策。
張蒼對自己這套政策還是很滿意的,正詳細的為兩人解釋著具體的施行辦法和流程。
“暫住,遷徙,都可以按著這一套辦法來進行....”
劉長有些謹慎的詢問道:“可這套辦法施行下來,那些被遷徙出來的豪族豈不是又能回去嗎?那這陵邑制度是不是要出大問題?”
張蒼搖著頭,“不會的,遷徙之時,家產就要充公,將他們在地方上的勢力一網打盡,就算他們日後想要從陵邑遷徙出去,沒有財力,又能算作什麼威脅呢?劉敬想的有點太多了,豪強若是淪落為貧民,想要再次崛起?簡直是痴心妄想,豪強沒落之後,尚且還不如百姓呢...你大可放心,至於各項證件的問題,我也想到了,你們看...”
張蒼又從最底層抽出了幾張紙,放在了劉長的面前,“這是我結合秦法所制定的...只要將戶籍與當地的醫館,縣學,乃至憑票聯絡起來,規定無戶之人不得做差,各地不許錄用,那百姓就一定會主動辦理這些東西,我建議可以先在中原地區推行...看看效果,若是有不足的地方,還可以進行改進...”
劉恆很是認真的看了起來,看了許久,方才感慨道:“張相大才。”
“拿回去看吧!勿要再勞煩我了!我這日子過的有滋有味的,非要來打擾我...”
張蒼不悅的唸叨了幾句,就下達了逐客令。
劉長和劉恆行禮離開了這裡,剛剛走出門口,劉恆便說道:“長弟啊,張公雖有大才,可年紀卻很大了,不能再這般勞煩他,若是要推行這些事情,可以找我商議,何必如此呢?”
“呵,四哥,你別看他嘴裡說的是這般,是他自己閒不下來了,整日坐在門口等著,否則我又何以來打擾他呢?”
說起這件事,劉長就是滿肚子的委屈。
劉恆並非是第一個跟他說起這件事的人,就連太后都告訴他,不要逮著一隻羊往死裡薅,這張相都這般年紀了,且繞過他吧。
劉長就覺得很納悶,怎麼又變成了自己的不對呢?
不過,看著張蒼的成果,劉長覺得自己受點委屈也沒什麼,這老頭雖然狡詐,但是這才能是真的啊,十個欒布都頂不上他一個人!
劉恆收起了這些,“我這番就去找欒相,來商談這件事。”
“晚點還得再去找賈誼,你先回去吧,晚上若是有家宴,也不必等我了。”
眾人的迴歸,讓劉長非常的受用,尤其是劉恆的迴歸,他一回來,劉長的事情就少了很多,都不用自己多說什麼,他就會主動去辦事,讓弟弟有時日去開宴會去上林苑,劉長每每想到這些,都是感動的熱淚盈眶,代替哥哥多吃幾塊牛肉。畢竟他在的時候是不許眾人大吃大喝的。
劉長的生活過的相當愜意,整日都拉上了群賢們前往狩獵。
劉長與群賢之間,其實不是很嚴謹的君臣關係,眾人都只是將他當作自己的老大哥,還能因為誰的箭先射中獵物而爭吵不休,若是吵得上了頭,說不得還得咣咣來兩拳。作為從小一同玩到大的兄弟們,哪怕劉長成為了皇帝,他們的感情也並沒有因此而變得生疏,他們依舊很親近,而目前劉長對各地的掌控,有很大的一部分也是來自於群賢。
像周亞夫執掌北軍,盧他之執掌南軍,夏侯灶和樊市人鎮守西北,陳買和灌阿負責巴蜀大糧倉,蕭延和柴奇在滇盯著南國,周勝之執掌海軍,宣莫如是刑部一把手,呂祿管著宮內,樊伉在倭島上看猴子....大家都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同時也有著光明的未來。
光是依靠著這些群賢們,劉長對地方的掌控力就是超過高皇帝時期的。
劉長對群賢們也是相當的縱容,很是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光。
........
太學內,申培完成了今日的諸多事務。
浮丘伯辭官之後,就由申培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為了如今的太學負責人,而治理太學,並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諸多學派的爭鋒,一般人看著就覺得頭疼。
申培忙完了手裡的事情,正要回家,就有人擋在了他的面前。
看著面前的人,申培的臉色頓時不喜。
此人正是趙綰。
趙綰本來是申培門下的得意門生,申培覺得他很聰慧,口才了得,傾囊傳授,可是在接觸到了董仲舒的思想後,他卻不聽自己的話,險些讓整個學派都一同葬送。
故而,申培對他也沒有了好臉色。
申培正要繞開他,趙綰卻直接跪在了地上,朝著他行大禮。
“老師,我今日來是向您請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