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日裡,劉恆一共是提出了三項提議。
第一項提議是在全國範圍內提倡節儉。
他認為奢侈無度是對百姓最大的傷害,故而希望自皇帝以下的權貴官吏們,都能以勤儉為本,不浪費食物,不浪費布帛,不囤積大量的財物,不要修建奢華的府邸,減少自己的享樂慾望。
群臣都沒有反對,在提倡道德的大漢,就算大家不以為然,也不敢明著反對這樣的提議。
當上書到達皇帝那邊的時候,正因為華服和馬車都被沒收而憤怒不已的劉長乾脆下令,奢侈無度的人要被問罪!自己都不能享受了,你們還想享受?乃公倒是要看看誰敢過的比乃公好!
劉恆當即反對,認為可以提倡,但是不能強行下令,天子卻拒絕了他,固守己見。
劉恆的第二項提議是建議減少徭役的次數,不要在同一年內推行一次以上的大型徭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三項提議則是要求勳貴子弟們積極的謀求軍功和政績。
這些大多都是些建議,群臣也都沒有怎麼反對,看到劉恆準備說起自己的第四項提議,群臣也是變得認真了起來,都期待著這位賢王能有什麼高論,包括太尉也是頗為上心。
劉恆認真的說道:“諸公,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勤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為本末者無以異也,其於勸農之道未備,其除田之租稅...諸位以為如何?”
正準備開口附和的陸賈剛剛準備叫好,卻忽然愣住了。
“大王說什麼?”
“免全國的田稅。”
“啊???”
“大王啊,如今三十稅一,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壯舉,百姓們都無比的感恩聖眷,免除田稅...這萬萬不可啊,不收田稅,難道要加賦??多此一舉?”
“不,不加賦,只是免掉田稅。”
申屠嘉也坐不住了,掌管少府的他,此刻忍不住提醒道:“大王啊,廟堂每年的耗用是巨大的,無論是醫官,啟蒙,都需要大量的錢財,免掉田稅,大漢靠什麼啊...算賦無法承擔啊...這不行啊,大王,臣知您愛民,但是這免稅...這....”
不只是申屠嘉,眾大臣此刻都極為驚訝。
賢王怎麼還突然糊塗了呢?
劉恆看向了坐在對面的張相,詢問道:“張相以為呢?”
張蒼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坐在這裡,明明是休假...劉恆的話,群臣都不太理解,張蒼卻很清楚,劉恆這是想要解決民間貧瘠的情況,讓百姓們能迅速積累起存糧,將錢財存與民,這段時日內,廟堂註定無法在地方進行大動作,要透過商稅和其他賦來支撐尋常的支出,如此給與百姓們一個迅速富裕的機會,增加百姓的收入。大漢現在用錢的地方很多,但是大漢有一個很重要的收入來源,身毒。
劉長出徵身毒後,身毒人已經表示臣服,願意每年進行朝貢,而這朝貢並非是小數目,加上如今商業發達,商稅加朝貢,再加上那些七七八八的雜賦,例如房稅,車船稅,隸人稅,飲酒稅等等,勉強能維持支出,但是想做點什麼事就不靠譜了。
理論來說,這是可行的,但是吧,張蒼還是很糾結。
如果說可行,那以後免稅期間,廟堂就不能多做什麼事,自己就能得到清閒時日,可免稅這件事要經過嚴格的計算,到時候,讓收支平衡的事情肯定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看到張蒼沒有急著回答,群臣大驚,難道還真的能這麼搞??
張蒼覺得有些麻煩,這麼搞能搞,但是如果讓自己來計算收支,搞平衡,那隻怕自己是一天都不能閒著了。
他正要搖頭,卻聽到劉恆輕聲說道:“寡人聽聞足國之道,在於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餘,裕民則民富,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
“裕民則民貧,民貧則田瘠以穢,田瘠以穢則出實不半....”
張蒼茫然的看向了劉恆,劉恆的聲音逐漸與記憶深處的一個老者的聲音逐漸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