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也很開心,他就喜歡熱鬧。
“削藩的事情,也不必跟我說,這件事,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另外兩件事....錯,皇陵需要翻修了。”
劉長這麼一開口,晁錯頓時激靈了起來。
“要多大規模?”
“你能弄多大規模?”
晁錯忽然笑了起來,“多多益善。”
劉長要的就是這句話,他為什麼讓一個鐵頭娃在廟堂裡混上三公呢?不就是為了像今天的遭遇嘛?
晁錯不在乎名聲,不講私情,他宛如一個鐵血機器,會貫徹所有他認為對大漢有利的事情,而打壓豪強,那是大漢最正確的事情了,哪怕是權貴大族,在這件事上也是捏著鼻子表示認同...當然,負責這件事的人,往往都會揹負上酷吏的惡名,很多黑鍋會忽然出現,死死扣在推動此事的人頭上。
就比如劉敬,劉敬光憑著陵邑制度,就可以算是大漢功勞最大的人了,可是他的名聲卻不太好。
他們嘗試用各種辦法來抹黑這位功臣,不斷的搜尋他的黑料,最後說他畏懼匈奴,曾提議罷兵,還提議和親,這是個懦夫啊!
根本不考慮當初劉敬所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時代,面對的是什麼樣的人,那時他們所面對的,可是身強力壯,剛剛整合了匈奴部落,平生未嘗一敗的巔峰冒頓,在劉長時期,冒頓都是年近花甲了,而年近花甲的冒頓還能跟劉長過招,甚至能幾次將漢軍逼到絕境,跟韓信過招,得到韓信的一點認可,若是換那些批判劉敬的所謂賢臣們去面對高皇帝時的巔峰冒頓,怕是當時就得“賢臣擇主而侍”了.....
劉長留著晁錯,不是用來削藩的,就是為了幹這些大事的。
晁錯的膽魄有多大,這個誰也說不好,反正按著他對外王和內臣的態度,他是做這個的不二人選,甚至,他能做的比劉敬還要出色。
因為劉敬起碼還有忌憚的,而晁錯可就無法無天了,劉敬可能十戶抓七戶,晁錯是十戶抓十二戶,多出來的那二戶可能是路過時抓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晁錯不在乎惡名,敢想敢做,沒有忌憚,這是一把上好的利刃,用來砍豪強是再好不過。
在得知陛下終於要再次割韭菜的時候,晁錯的臉色極為激動,晁錯對這些豪強們向來就沒有什麼好感,他們跟外王一樣,都是大漢的敵人!是蛀蟲!!
豪強跟世家大族還不一樣,當然,漢初的遷徙不只是針對豪強,世家大族一併收拾,此刻也不存在什麼世家,就只是些大族,就是開國的那些貴族們的族人,大漢對這些人也不留情,說抓就抓。
在陵邑制度被廢除之前,無論什麼樣的大族,都是廟堂隨時可以收割的韭菜而已,壓根掀不起半點的風浪,不斷的為大漢充實國庫,提供耕地....
晁錯非常的開心,這也是他實現抱負的一個好機會。
“陛下!什麼時候開始?”
“越快越好,削藩的事情估計還要拖,你就主要來負責陵邑的事情,其他時候再搞削藩吧。”
晁錯一愣,低聲說道:“陛下,此刻正是削藩最為關鍵的時候....”
“這件事你要是辦不好,就別想著什麼削藩了...明白嗎?”
晁錯無奈,再次應答。
其實兩件事他都很想做,若不是同時去做,那該多好啊。
劉長又看向了一旁的賈誼,“我要效仿學堂,大量的培養醫者,太學裡的醫學不能滿足醫府的需求了,具體的事情,你去問夏無且,讓他來擔任你的副手,以最快的速度來辦成這件事....當初周亞夫曾上奏,提過這件事,現在就是操辦這件事最好的機會了!”
賈誼急忙答應。
劉長這才揮了揮手,“那就去辦吧,錯...這件事,你得用心操辦,若是辦的好了,或許我還能出面跟我的兄弟們說一聲....”
晁錯大喜,再次大拜。
當晁錯昂首挺胸的離開的時候,劉長就已經不擔心了。
以晁錯的性格,這次地方上的豪強,怕是要迎來大漢建立以來最大的浩劫了...不過,既然做了侵佔百姓耕地的事情,那就不要怪罪廟堂的打擊了,晁錯就是你們的報應!
兩人去辦劉長囑咐的事情了,可削藩的事情卻越演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