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辯論方向還是禮,韓嬰的禮在過去跟蕭奮他們的禮是處於競爭關係的。
兩者的主張衝突很嚴重,在後來甚至還發生了搶弟子事件,導致兩派勢同水火,兩派爭鬥的結局,就是韓嬰這一派的禮全滅,只留下了詩。
可如今就不同了,蕭奮提前離場,韓嬰算是不戰而勝。
申培不愧是浮丘伯的首席大弟子,佔據著經驗的優勢,他三次說的韓嬰無言以對,可韓嬰也沒有生氣,在離場的時候還朝著他行禮拜謝。
申培的臉色這才好了不少。
劉勃急忙跟上了他,走出了教室,劉盈方才停下了腳步,笑著等劉勃追上,韓嬰畢恭畢敬的站在一旁。
方才那位貴人,就是劉勃的伯父劉盈。
“伯父!”
劉盈笑著讓他起身,“不錯,越來越有大儒的風範了...就是有點壯。”
一旁的韓嬰忍不住說道:“陛下..代王這樣的體格,才是適合當大儒的啊。”
兩人的關係似乎不錯,劉盈笑了起來。
劉勃卻詢問道:“您怎麼會在這裡呢?”
“我跟這位韓君乃是好友...聽聞他要來與申培公辯論,就來聽一聽。”
劉盈的學問還是不錯的,讀過很多書,雖然只會說不會做,但是文化水平起碼要高出劉長五個夏侯灶,他喜歡的東西很多,美人,美酒,華服,音樂,詩賦...算是上一輩劉家人裡比較有文化的,劉勃點點頭,韓嬰卻說道:“陛下主要是來看望太學內的儒生的...他方才接見了不少的儒生...”
“可您不是信黃老...”
“我喜歡讀書,無論是黃老還是儒家的,都曾讀過。”
劉勃點了點頭,劉盈卻看向了周圍,語氣變得有些嚴肅,“我聽聞太學內出現了大規模的儒生退學之事...我就前來勸慰他們...我太理解這種意志消沉,有心無力,對自己迷茫的感覺了...”
劉盈這一生雖然沒辦成過什麼事,可他的名聲非常好,甚至要蓋劉長一頭...尤其是在這些士人的眼裡。
首先是劉盈本身足夠溫良,好讀書,禮賢下士,不會像劉老七一樣打人。
另外就是因為劉長登基的事情。
劉盈的舉動在儒家這裡算是什麼呢?那簡直就是堯舜啊。
劉長表現的越是優秀,劉盈的名聲就越是好。
能夠因為自己不如弟弟賢明就將皇位讓給弟弟...這簡直就是古代那些聖賢之君王才會做出來的事情!
在很多士人的心裡,劉盈就是可以讓後人效仿的聖王。
在退位之後,他常常聯絡各地的弟弟們,孝敬自己的阿母。
最重要的是,這位還常常用自己的私人財產去救濟各地的百姓,也不知那是出自一種什麼樣的心態,或許是因為愧疚而想要彌補,總之,他在私下裡做了不少的善事。
包括救濟了很多無法承擔費用的學子,跟太上皇后一起撫養了很多的孤兒,每年給一些孤寡老人分發糧食和衣裳。
他的生活可以分成兩種模式。
劉盈在行善,“呂產”在勾搭美人。
美名都歸了劉盈,惡名卻是某位城門校尉在承擔著。
這一切都讓他的名望暴漲。
他這次前來太學,僅僅是用一番言語激勵了一下那些原本想要退學的儒生們,就留下了數百人。
劉盈很高興自己能幫上忙。
劉勃的性格是優秀類似這位伯父的,當然,幸運的是,沒有沾染上這位的惡習。
劉盈又給劉勃灌了不少的雞湯,然後興致勃勃的離開了這裡。
他還挺喜歡如今的生活,做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自己的弟弟,沒有事可以做的時候,就享受這人生的美好。
看著年輕英俊的韓嬰笑呵呵的跟著自家伯父離開,劉勃腦海裡卻忽然產生了一些奇怪的猜測,他急忙搖著頭,將這些想法排出去,如此猜測一個長輩實在是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