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陛下既然說了要治理原野,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所有認為他不對的都是奸賊!!”
張不疑堅定不移的說道。
召平低聲嘀咕道:“你這搖身一變從大反賊成了頭號忠臣,這真正的忠臣卻成了反賊...成何體統啊...”
.......
“我想好了!我要去塞外當匈奴單于!”
“噗~~~”
胡毋生聽到師弟的大志向,頓時將嘴裡的茶水都給噴了出來,隨即開始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劉賜急忙上前,輕輕拍打著他的後背。
“師兄!雖然我的志向遠大,可你也不要害怕啊!”
胡毋生瞪大了雙眼,驚疑不定的看著一旁的劉賜,“賜啊...匈奴人乃是我大漢之死敵,陛下親自率領軍隊與匈奴人作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將他們擊敗,將他們驅趕到了偏僻的地方,讓他們不能危害大漢...你這話可不能當著外人的面去說啊...”
劉賜有些得意的說道:“您還不知道呢!”
“這是我阿父的想法,我在廟堂裡,聽到阿父親口對別人說,要耗費大代價去開發草原,還說要重建匈奴的輝煌呢!”
看著胡毋生那狐疑的眼神,劉賜急了。
“我說的是真的!”
“我在阿母的寢宮裡還看到阿父親自寫信,寫的都是匈奴的事情...是一個大臣給阿父上奏的...是...”
劉賜回憶了片刻,然後自信的叫道:“是瓜瓜水軍侯說的!”
董仲舒有些看不下去了,“窳渾侯...”
“而且陛下不是要重建匈奴,陛下是想要接受從前巔峰時匈奴的領地...想在那裡設幾個郡,效仿當初的秦國...陛下派了三公前往那邊考察...”
董仲舒這麼一解釋,胡毋生頓時就明白了。
他白了劉賜一眼,訓斥道:“說話要說清楚,切不可說的如此嚇人,知道嗎?”
“怎麼就嚇人了...我已經想好了,我就要在這裡建國,效仿當初的冒頓!統一各部族,然後帶著他們南下...”
“嗯??”
“北上!”
“匈奴人當初可以跟大漢作對,那他們的地盤該多大啊,若是能當上這裡的王...那是多麼了得,勢力何其大!都可以與大漢媲美了!!”
劉賜越說越是激動。
董仲舒低聲提醒道:“冒頓是個弒父的禽獸,公子萬萬不要再說效仿冒頓了...否則非但不能封王,怕是連侯都沒得做...”
胡毋生有些擔憂,若是陛下要效仿秦國開土,該不會發動大規模的徭役來進行開發吧?若是那樣的話,天下百姓可就要遭罪了啊。
劉賜鬧騰了許久,就去內屋裡睡覺了。
董仲舒卻繼續跟胡毋生學習,詢問道理。
胡毋生看著面前的師弟,忍不住的開口說道:“治理公羊是要為君王效力...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可是為人臣要能制止君王不對的言行,若是看著他犯錯而不去制止,為了得到賞賜而贊同他錯誤的行為,這是最不忠的行為啊!我知道你很有才能,但是沒必要去效仿當下的三公...張左相能當上三公不完全是因為他奉承君王,還是因為他能辦事啊。”
董仲舒呆愣了片刻,一本正經的說道:“師兄,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是要勸諫君王的人,首先就是要讓君王能聽自己的話。”
“若是沒有任何的地位,君王看到你就要捂著鼻子躲開,那還說什麼勸諫君王呢?”
“若是自己的話得不到君王的重視,那就是再多的勸諫又有什麼用處呢?不過是良人離開時在家裡抱怨的老嫗一樣做無用功而已。”
“故而,想要勸諫君王,制止君王錯誤的言行,就要先讓君王聽得進自己的言語才對,得讓自己的聲音能被聽到才對。”
胡毋生再次搖頭,“就怕你的話只有在奉承時才能被聽到,勸諫時反而被無視啊。”
董仲舒只是看著他,沒有說話。
胡毋生再次拿起了書本,開始認真的為他解讀公羊春秋。
等劉賜睡醒的時候,董仲舒也差不多已經學完了,兩人跟胡毋生告別,隨即在甲士的護衛下朝著皇宮走去。
“仲舒啊...你說如果我請願前往塞外當王...阿父會不會很高興呢?”
“應當不會...塞外疆域是很大,可是不適合耕作,那裡的生活很是艱辛,您是陛下的兒子,是不會被派往那般艱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