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英雄所見略同
劉長依舊沒有洩露自己的行蹤。
只是派人朝長安回信,說自己很快就回去,不必擔心。
這一路上,夏侯灶總是喋喋不休的,說的呂祿都有些煩了,這廝就不能學會閉嘴嗎?
劉長倒是聽的津津有味,直到他們一行人走進了西庭國,劉長從未想過,兩個如此接近的國家,差距居然會如此之大,他如今的感覺,就好像是從大漢直接走進了大秦一樣。
在北庭和西庭的道路上,有關卡,甲士就駐紮在這裡,有士卒在哨塔之上,眺望著遠處,劉長他們一行人剛剛靠近,就被這裡的甲士們攔住了,劉長發現,遠處有很多的哨塔,還有挖出來的溝渠,以及拒馬,不知道的還以為西庭國跟北庭國開戰了呢。
劉長的臉色頓時就有些不好看了。
本來以為劉祥和劉卬再不靠譜,劉啟也會是個靠譜的,沒有想到,這廝是想要謀反啊!
你這是什麼意思?防著北庭國的軍隊?還是提防廟堂的大軍??
乃公當初在唐國的時候,都不敢在河西河東修建堡壘和拒馬,這簡直是無法無天啊。
甲士們看到了隨行的夏侯灶,可依舊是檢視了他們的身份,劉長這次又借用了樊伉的身份,這才進了國,夏侯灶得意的說道:“我們這裡跟北庭國可不同啊,我們這裡的甲士是不會那麼輕易讓人過去的,哪怕是太尉出行,也得有驗傳,否則就會被抓起來!”
“那你們準備什麼時候謀反啊?”
劉長平靜的詢問道。
夏侯灶下意識的說道:“我們準備明年六...啊?謀反?陛下,我們怎麼會謀反呢?!”
“這拒馬都立起來了,還說不謀反?明年六月份謀反是吧?時日還選的挺好...”
“不,不,我們明年六月準備收復周圍的外王,讓他們自願成為郡縣....”
夏侯灶慌忙的解釋了起來,西庭國的情況跟北庭國不同,北庭國的小國基本上都是支援匈奴的,因此被清算,北庭國就是一整個國家,內部沒有小國,可西庭國這裡,大多都是當初大漢的盟友,韓信還帶著他們計程車卒去打仗,有功之士,不少人都迎娶了呂家和劉家的女子,成為了大漢皇帝名義上的猶女婿。
西庭國就像是一個部落聯盟,而劉啟只是部落裡最強大的那一個,還有很多各自為政的外王,這情況跟滇國很相似,不同的是,劉啟並非是滇國的莊不識,劉啟一直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想要徹底整合西庭國,讓自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西北之王,而不是部落聯盟的酋長。
劉祥就曾寫信嘲笑劉啟這個弟弟,開頭就是:“河西王恭問西庭小單于安好...”
這書信看的劉啟暴跳如雷,哪怕你不加那個小字呢?
伱清高,你了不起,有四郡的領地,還有安陵這樣的城池,可這些東西哪個是你自己的功勞?把你丟在西庭,你連酋長都做不了,第二天就得跑路!!
當然,兄弟倆感情還是很好,劉祥雖然嘲諷,可該給物資的時候從不吝嗇,如今西庭國的發展,與河西國的大力援助也是分不開關係的。
西庭國的氛圍就跟北庭不一樣,一路走過去,能看到不少的耕地,這裡的百姓看起來很是肅穆,在官吏的組織下,列陣朝著家裡回去,目不斜視,好嘛,這哪裡是西庭,這是他麼的西秦啊。
劉長都看懵了,他終於明白了那防線的作用,劉啟定然是採取了秦國的治理辦法,嚴禁百姓外出,那防線不是對外的,是對內的,劉啟完全採用了秦國的那套辦法,因此,西庭國的主要道路看起來比北庭還要平坦,甚至能比肩河西國,不少地方,在黃沙之中,能看到手持強弩,目視前方的亭長,倒是讓西庭國增添了些許的悲傷。
夏侯灶認識全國的亭長,甚至是全國的甲士。
他開心的跟這些人打著招呼,那些亭長的臉面都裂開了,嘴唇龜裂,渾身都帶著一種黃土的味道,西庭國只有六泉附近是最好的耕地,那裡有湖泊,有水流,有綠洲,而其餘很多縣城,都是挨著黃沙。
“你認識這裡的每一個亭長?你們這裡一共有多少亭長??”
夏侯灶得意的說道:“我們的亭長可不少,有四十三位位亭長呢!”
呂祿差點笑出聲來,“四十三位??那還真的是不少啊。”
夏侯灶壓根沒聽出呂祿言語裡的譏諷,認真的說道:“是啊,最初一個都沒有,都是我們這些年裡精心挑選的,這裡比較亂,常常有賊寇,亭長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職責很大,不是一般人所能擔任的...如今我們也有四十三位亭長了!很快,我們會在這裡也設立一個亭,到時候我們就有四十五位了!”
不知為何,當夏侯灶得意的說著這些的時候,呂祿再也無法譏諷了,他張了張嘴,沒有再說話,心裡甚至莫名的有些愧疚。
當他們來到了六泉的時候,這座城池卻給了劉長驚喜,這座城池是新鑄造的城池,看起來很是堅固,進了城,裡頭也是呈現出了井字形,對稱,完全就是秦式的建築群,在最中間的位置,便是西庭國的王宮,這王宮就遠不如河西王和北庭王的宮殿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夏侯灶在一旁帶路,劉長在西庭國基本上遇不到任何的阻攔。
“我們如今的甲士已經有了一千人,整整一千人的甲士,全民皆兵,一年多操練,就是跟北庭國發生了什麼衝突,他也未必能勝得過我們!”
在夏侯灶的自吹自擂之中,劉長跟著他走進了王宮之內。
在河西國,劉祥外出狩獵,在北庭國,劉卬沉浸酒色,劉長倒是想要看看,這豎子又能幹出什麼事來。
當劉長走進王宮內殿的時候,他只看到了土黃色的牆壁,甚至還不如王宮外的牆壁,那麼的粗糙,而在殿外,劉啟箕坐在案前,面前擺放著諸多的奏章,他皺著眉頭,苦思冥想,聽到腳步聲,他猛地抬起頭來,看到了劉長,那一刻,他也是被嚇了一跳,一個哆嗦,急忙爬起身來,朝著劉長俯身行禮,“陛下!!!”
劉長認真的打量著面前這位猶子,比起當初在長安,他瘦了很多,整個人的臉都有些枯黃,沾染上了黃土的顏色和味道,嘴唇同樣是龜裂狀態的,整個人就像是剛從黃沙裡爬出來的一樣,臉上還多出了幾塊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