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家父漢高祖 > 第484章 安陵

第484章 安陵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慶:我九皇子,抱月樓之主 家父漢高祖 聽不到的你 全能狂徒:我在異世殺瘋了。 八零對照組:換親後,我被團寵了 別動我的菜園子 快穿:睜眼就是修羅場 扶貧五年,我登基了 炮灰女配靠醫術逆襲 金牌媒人 錯救宿敵後她死遁了 盛寵之佛醫神妃 雲箋織夢錄 穿越之談個戀愛救世界 米花町來了個溫亞德 七年之癢,前夫不知道我重生了 全世界都覺得我是紙片人 女尊首輔養成記(科舉) 師尊不要 帝落

第487章 安陵

已是秋時,而驕陽似火,卻不曾有半點寒冬來臨前的徵兆。

地方上此刻正處於農忙之時,百姓們迎來了收穫之日,放眼望去,整片耕地上都是金燦燦的,麥是黃色的,粟同樣也是黃色的,只是不同麥的通黃,粟是有綠色來點綴的,百姓們正在勤懇的收割著作物,而耕地邊堆積著他們今年的成果,偶爾有騎著高頭大馬的官吏經過,看著那道路上堆積如山的糧食,都是撫摸著鬍鬚大笑了起來。

在將粟和麥打出來,進行統計之後,各地的道路也就熱鬧了起來。

官吏們遍佈在地方上,統計著地方的糧食情況,收取稅賦,而馬車運輸著糧食,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了縣城,再由當地的甲士護送到了碼頭,諸多漕渠正式投入到運輸之中,幾乎河水上都被船隻所覆蓋,密密麻麻的船隻,有條不紊的朝著長安出發。

其中也不乏車船的身影,河水變得格外熱鬧,沿路的碼頭更是人來人往,漕卒們大口吃著飯菜,大聲喧譁著。

而張蒼幾乎是住在了渭水碼頭,每日都在計算著來往的船隻已經所運來的糧食數目,然後安排這些糧食進入大漢的太倉,張蒼在各地都設立了常平倉,主要是用來平衡糧食價格的,除卻常平倉,還有儲備倉,這是用來抵禦一些災害的。

整個大漢此刻都在為農桑之事而忙碌著,從燕國的黑土地,到南越的山林之間,再到西域的綠洲,北地的原野,大漢的疆域內,此刻都是忙碌耕耘的身影。

除卻河水之外,大漢今年還算是風調雨順的豐收之年,沒有再發生什麼災害。

而在此刻,隴西郡卻迎來了貴客。

貴客坐著非常奢華的馬車,身邊還有甲士跟隨,一看就是尋常官吏都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可貴客從路邊經過的時候,總是有人看著那身影驚歎,這貴人也太高大了,真壯士也!

這位壯士自然就是劉長,可隴西並不是他的目的地,他的目的地是河西。

呂祿苦澀的駕著車,載著身後的皇帝,心裡很是納悶。

“陛下啊,這是秋收之時啊,您在此時要前往河西看安陵,實在是不妥啊,為何不等秋收結束呢?”

“秋收與朕有什麼關係?”

“朕好心要幫著收麥子,平陽侯那臉色有多難看你又不是沒看到!”

“您割的是平陽侯家的麥子,他當然會那樣...”

“臣並非是讓您去收麥子,可秋收乃大事,您向來重農,在這種時候,更是應當讓群臣看到您重農的態度,不該輕易離開的....”

劉長很是不屑,他揮著手,“朕這些年裡的所作所為,還展現不出重農的決心嗎?何故惺惺作態呢?如今是秋收,全國都在忙碌,國內沒有任何政務要朕來負責的,至於朕,在秋收之事也幫不上什麼忙,都由張相在負責,朕待在長安有什麼用?倒不如出來辦正事!”

劉長很不喜歡這些虛頭八腦的東西,既然幫不上忙,還待在長安裝什麼樣子呢?

呂祿無言以對,雖然視察安陵確實是一件正事,可呂祿總是覺得,陛下的想法應該沒有這麼簡單才對。

就在秋收即將開始的時候,皇帝趁著群臣手忙腳亂的時候,讓張相負責大小事,自己便領著幾十人就離開了長安。

當然,除了明面上的幾十人,劉章也派遣了大量的人來跟隨保護。

出了長安,劉長方才告知呂祿,他們要去在河西的安陵。

劉邦的長陵修建在長安邊,可劉長的安陵那可是直接修建在河西,這些年為了給劉長修建安陵,前前後後已經有超過三十萬的豪族被迫..自願到河西那邊去了,他們都是要給劉長修安陵的,如今的安陵,簡直就是河西最大的城池,連河西的治所姑臧都沒有安陵那樣的規模,要不是怕僭越,河西王都想要遷都到安陵。

這些年河西的發展迅速,跟安陵是離不開關係的,安陵也成為了西北地區最大的城池,遠遠超過其他縣城,規模之大,人口之多,都是西北地區最為強悍的,乃是河西王手裡的寶地,當然,這裡也是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聯絡起了整個大漢西北地區。

從來沒有聽說過用自己的陵墓來穩定邊疆的,劉長這操作群臣都不由得驚歎。

反正大漢一朝,往後幾百年,也不可能有人敢上奏放棄西北之類的話了...大漢皇帝的陵墓在這裡,這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誰要丟了這裡,那就沒有辦法來面對天下蒼生了,先祖的陵墓都保不住,那還是上煤山找歪脖子樹比較靠譜。

不過,這麼做的風險也很大,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將來會發生什麼,遠離中原還是有被挖墳的風險的。

只是劉長他不在意這個,他跟劉邦類似,對死亡的態度都是不屑一顧,對死後的事情更是滿不在乎,我都死了,與我何關??

劉長最初下令在河西修建安陵的時候,他就是選擇了交通要道,想要在這裡建立一個能穩定全域性的大城池,漢朝的修陵,不但要給皇帝修建陵墓,還要在周圍修建城池,城池的名字通常都是以陵墓的名字來代替,例如長安附近的長陵縣,哪裡就是劉邦的陵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看來,他的這個戰略構圖是非常成功的。

坐在馬車上,劉長依舊是使用了夏侯灶的名頭。

沒辦法,這沿路的官吏眼尖,而大漢有他這般體格的壯漢又太難找,找來找去,唯獨夏侯灶的體格有些接近劉長,雖然矮了半截子,那就只能繼續禍害夏侯灶了,而且夏侯灶本就是在西域,他藉著夏侯灶的名頭往西走,也沒有人覺得奇怪。

若是遇到認識夏侯灶的人,那就更不必擔心,認識夏侯灶,那肯定就認識面前的人是誰,若是別人問起,那也會一口咬定,面前這位就是夏侯灶!!就是夏侯嬰來了,這也是夏侯灶!!

劉長悠閒的坐在馬車上,時不時小飲幾口,雙眼時刻都在打量著周圍,劉長已經有很多年不曾朝著西北方走過了,先前都是朝著中原或者南邊走,這一路走來,沿路都是辛勤耕作的百姓,劉長也沒有打擾他們。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