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
當劉長大叫著走進了壽殿的時候,緹縈都被那聲音給嚇到了,渾身一個哆嗦,呂后頓時勃然大怒。
“你就不能小點聲?!”
劉長拍打著腹部,也不理會阿母的怒火,笑呵呵的坐在了一旁,緹縈急忙拜見,劉長揮了揮手,就當是回禮,隨即看向呂后,“阿母,後事都已經辦妥了,您不必擔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呂后長嘆了一聲。
跟她同時代的人越來越少,那些熟悉的名字大多都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如今朝中的不少大臣,呂后都已經認不出來了。
“周昌性格雖惡劣,卻與國有大功,不要忘了祭拜。”
“您放心吧,朕不會忘記的。”
看到阿母心情有些低落,劉長便說道:“阿母,您有所不知啊,這尚方府很好的提升了火藥的威力,他們做了一系列的試驗,什麼提純啊,改變配方比例啊什麼的,反正做的還不錯,我已經讓張不疑來負責這件事了,接下來先送往各地的礦場,然後就是要用來開路挖渠了...等到這些領域都展現出了成果,就送到西域那邊去,讓老師拿著去嚇唬匈奴人!”
“哦?有如此之威?”
“當然啦,有這個東西,往後挖礦就不必只是挖露天的,還可以挖地下的,哈哈哈,我們在唐國,隴西,燕國,吳國都有大量的礦場,挖出更多的銅鐵出來,就能鑄造更多的農具,更多的軍械...尤其是這農具,朕遲早要讓天下人都用上鐵製的農具,將其他材料的農具全部淘汰掉!”
呂后也思索了起來,“先前柴奇那個豎子不是說南邊難以開路嗎?有這個東西,是不是就能開啟道路了?”
“這也不好說。”
“不過,當初阿母總是反對我扶持尚方,還說我浪費國力...怎麼樣,我是浪費國力嗎?”
劉長得意的說道:“這天下愚鈍的人,哪裡能明白我的先見之明呢?”
“等火藥開始遍地開花的時候,朕倒是要看看那些大臣們會是什麼表情!”
劉長說著,忽然看到面前的阿母眯起了雙眼,自己那最熟悉的木棍不知何時出現在她手裡,正輕輕拍打著,劉長大驚,連忙解釋道:“阿母,我不是說您是愚鈍之人,我是說那些大臣,您可不要多想,雖然您也反對了,可您不是愚鈍之人,頂多就是有些沒見識,跟他們可是不同的....”
“呵呵呵...沒見識啊...緹縈,你卻出去轉一轉...稍後再進來。”
緹縈一頭霧水的走出了壽殿,剛剛走出來,就聽到殿內傳來了殺豬般的慘叫聲。
“阿母!!我都要三十了!我都是要當大父的人了!!”
“你便是七十我也照打不誤!!!”
藍田縣,這裡距離長安並不遙遠。
而距離長安最近的礦場就是在這裡,這裡的礦產資源豐富,可能不如隴西,唐國,燕國的那些礦產極其豐富的地區,可這裡的優勢就是距離長安很近,因此廟堂常常派遣罪犯到這裡來服役,這裡的礦場規模還是非常大的,在這裡做工的人也並不少。
無論是鐵礦和銅礦,這裡都有分佈。
當天子和群臣的車架停靠在這裡的時候,當地的縣令都嚇壞了。
在先前,這裡所接待過的最大的官員就是郡守,過路的那些不算,畢竟過路的也不會來視察他們的工作,可這一次,整個廟堂都出現在了這座縣城,縣令雙腿都有些軟,從天子到三公九卿,放眼望去,皆是大人物,就是那些只能跟隨在馬車身後的,也都是九卿的屬官,千石以上的數不勝數。
漢朝的縣令品級是看縣城規模的,若是萬戶以下的縣,那就不能叫縣令,得叫縣長,秩三百石至五百石。若是萬戶以上的縣,那才能叫縣令,六百石到千石。藍田因為靠近長安的緣故,人口也不少,因此這裡的是縣令,不過只是個六百石的縣令。
千石的縣令,那就得是長安令,邯鄲令,臨淄令這樣的。
藍田令並不知道,為什麼整個廟堂都直接搬到了這裡,他只是很小心的侍候著,生怕得罪了什麼人,皇帝來到藍田,最先就是來到了藍田最大的那處鐵礦場,周邊有甲士駐紮,尋常人是不能接近的,就是他這個縣令,也不能靠的太近,只能是在三公九卿之外的地方等候著。
不只是藍田令不知道,就是朝中大臣,此刻也是有些茫然。
就在朝議的時候,劉長忽然說要給他們看個好東西,然後就帶著他們出了城,一路領著他們來到了藍田。
群臣都驚呆了,聽說過皇帝出巡的,也聽說過皇帝帶著大臣出巡的,就是沒有見過皇帝帶著滿朝百官去巡遊的,這不是亂來嗎??
廷尉的張釋之當即就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然後他就被皇帝所制服,丟在了馬車上,群臣隨即就沒有再理會合不合理了,紛紛跟上了皇帝,一路到了這個小縣城,來到了這處礦場之前,在這裡勞作的那些礦工們,此刻都是害怕的瑟瑟發抖,他們這輩子都沒有見過如此多的甲士。
劉長那高大的身影在群臣之中也是十分的顯眼,劉長看著面前的群臣們,笑著說道:“諸位,朕將你們叫到這裡來,主要就是給諸位看看這尚方如今有多大的本事...各位輕視尚方已經很久了,這次,就是給你們開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