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臣並不是來勸說陛下收手的,陛下不必在這些蠻夷之地耗費錢財,可以提升他們的稅收,讓他們種植廟堂所需的作,如茶,如陛下準備從身毒引進來的棉,可以讓他們為陛下開礦,服役...”
陳平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陛下太將這些人當人來看了,這就造成了攻佔後的維持統治的費用大於收穫,倒不如直接將他們當作免費的勞力來用....就算維持不了統治成本,也不能讓他們薅大漢的羊毛啊,得稍微榨出他們的成本來。
“就以當地的王公為主,大漢派人監督,不必耗費心思來治理,讓他們自己來治理自己,大漢只收稅賦,打壓他們的作物和礦產特產的價格,或者直接拿....”
“如此一來,群臣都不會再多說什麼。”
“只要打仗對國家有利,誰會反對呢?”
聽到陳平的話,劉長的臉上卻沒有出現喜色。
“如此一來,這些地區倒是不用大漢親自來治理了...可是,這些人也永遠就不會變成大漢的子民了。”
“陛下何必執著與將他們變成大漢子民呢?所謂民心,乃中原之民也,中原四周之胡狄蠻夷,何以稱民呢?”
“朕雖然是聖賢,也做不到一視同仁,只是...您所說的辦法,儘管可以在短期內為大漢收取大量的財富,可長久以往,卻只是不斷的衝突,戰亂,仇恨,而且永遠都是作為化外之地,不識王道,但凡中原有變,您所扶持的這些王公就會即刻自成一派,不再屬大漢所有....”
“而朕的辦法,如今的投入雖然巨大,可緩緩圖之,大量百姓遷徙前往,說雅言,以漢字,受王化,以百年之時日,便與中原之民再無區別了...”
“可陛下所圖的都是一些貧瘠的土地啊...這些人...”
“當初夏居河岸,以四周為貧瘠荒土,商居中原之地,以四周為荒土,周居九州,以北漠南水為鄙,夏時的貧瘠土地在商時就變成了良土,這是因為土地的變化嗎?這是因為夏人耕耘開墾了這些地區,數百年之開發所成,商時的惡土,在周時就變成了良土嗎?這不是也是開發之後才出現的變化嗎?”
“從居住在樹上的時代到如今,不斷的有新工具出現,新的資源出現,住在樹上的人生吃血肉,遇到麥粟不屑一顧,這是因為他們不認識麥粟啊,今日的不毛之地,出產諸多,而我們都不屑一顧,可你是否知道,這些荒土未來是否也會變成出產豐富的良土呢?那些擺放在地上你都不屑一顧的東西,未來是否會成為粟米那般的寶物呢?”
陳平搖了搖頭,他是沒有辦法再說服面前這位倔強的皇帝了。
“秦末大亂,如今天下興盛,乃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可陛下的急令卻沒有中斷,不斷的開墾耕地,不斷的減免稅賦...如今的盛世,已經能讓陛下獲得千古之聲名,哪怕是“文”都不足以形容您的功德...而這般急切的行為,卻反而會斷送如今的盛世,毀掉您的功勞啊!
!”
陳平再次勸說,意思很明顯了,陛下要懂得知足,不能什麼事都要在今天辦完。
劉長聽到這句話,卻放聲大笑了起來。
“您以為,朕所做的這些,都只是為了名聲與功勞?”
“那仲父便是將朕想的太過膚淺,功名與朕而言,如糞土也!
!”
“臣並非是這個意思....”
陳平此刻也不好明說,不過,劉長這些年實在折騰的太多,幾乎四面開花,處處都是催促著大臣們,政令是一個接著一個,這種情況讓陳平非常的擔心,陛下這好大喜功的特點,實在是太令人擔憂了。
劉長並沒有給陳平解釋,他認真的說道:“仲父...您還是先回去休息吧。”
“您遲早會明白的....”
“什麼狗屁盛世...還不夠,這根本不夠!”
“遠遠不夠!
喜歡家父漢高祖請大家收藏:()家父漢高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