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那個時代,開疆擴土確實是功勞,但是也得看土地怎麼樣。
先前攻打朔方等地,遏制匈奴,群臣沒有多說什麼,哪怕攻打河西,他們也不說什麼,畢竟河西這地不錯啊,是大漢天生的馬場,還能成為重要的耕地,可是西域...群臣就有些看不動了,雖然西域有些土地是不錯,可距離那麼遠,人口稀少,來回就要幾年,佔領這個有什麼用處呢??<.
與外貿易聯絡?行,繼續忍著。
可隨後又是滇國今雲南),窮山惡水,處處都是山,屁用沒有,大漢攻下這裡之後,每年反而還要倒貼錢,他們給的稅收都不夠在這裡修路的!
至於馬韓和扶余,群臣實在想不到攻佔他們的好處,馬韓今韓國)還行,扶余今吉林,遼寧北部)只有少數的領地是適合耕作的,其他那都是苦寒之地啊,鳥獸都不能活命,大漢佔下來做什麼??耗費那麼多國力,就為了你開疆擴土的好名聲嗎???
大臣們是渴望土地,可你不能拿一些鳥不拉屎的地方來噁心人啊!
吳國如今要攻打的那兩個地方今柬埔寨和越南南部),更是鳥不拉屎之中的鳥不拉屎,處處都是山林,沒有像樣的耕地,當地人都窮的吃土了,你這是打仗還是在扶貧呢??打下來還得餵養他們,還得倒貼錢,拿將士的性命換這個到底值不值當??
這都是以周昌為領袖的大臣們所共同的想法。
所有的這些,都被群臣們認為是劉長好大喜功的表現,白送都不要的土地,你居然要派人去攻打??
在這次的朝議時,群臣的態度非常的堅決。
劉長卻半點都不慌。
無論群臣說什麼,都只是咧嘴傻笑著。
“好,周相說的有道理啊!”
“蠻夷之人,不服管教,不再往來就是了,何以出兵征伐呢?將不以怒用兵,國不以怒用兵,周相這句話,深的兵法與治國之精髓啊!”
劉長奉承了幾句,周昌卻很是謹慎,誰知道這個傢伙憋著什麼壞水呢?
果然,劉長很快就說道:“不過,朕只是懂得一些衝鋒殺敵的辦法,用兵之事,那是由太尉來負責的,朕已經將吳國的情況送到太尉那裡,請求太尉來決定,諸位若是有什麼意見,可以派人告知太尉,朕就不再理會了....”
壞了!
怎麼忘了皇帝手裡還有這張王牌呢!
韓信會去搭理這些朝臣派來的人嗎?
顯然是不會的。
那他們能說服韓信嗎?
顯然是不能的。
韓信在廟堂裡是有著超然地位,從不與大臣們往來,而大臣們就更不敢跟他往來了,無論怎麼說,這都是已經謀反了兩次的人,誰知道還有沒有第三次,武最的事情給群臣留下了兩個寶貴的教訓,家裡不要養巫,無聊的時候不要亂串門!
朝議在無奈之中結束。
當劉長得意的回到厚德殿的時候,張不疑情不自禁的送上了吹捧。
“陛下!
“陛下聖明啊!
您一說淮陰侯,他們頓時就不敢說話了,鴉雀無聲,哈哈哈,不愧是陛下!
張不疑圍在劉長的身邊,不斷的誇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