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家父漢高祖 > 第418章 今非十二子

第418章 今非十二子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鎮國王侯 大慶:我九皇子,抱月樓之主 家父漢高祖 聽不到的你 全能狂徒:我在異世殺瘋了。 八零對照組:換親後,我被團寵了 別動我的菜園子 快穿:睜眼就是修羅場 扶貧五年,我登基了 炮灰女配靠醫術逆襲 金牌媒人 錯救宿敵後她死遁了 盛寵之佛醫神妃 雲箋織夢錄 穿越之談個戀愛救世界 米花町來了個溫亞德 七年之癢,前夫不知道我重生了 全世界都覺得我是紙片人 女尊首輔養成記(科舉) 師尊不要

浮丘伯的這番話,還真不是他自己亂編。

浮丘伯畢竟不是劉長,做不出來編造典故的事情,這是李斯當初詢問荀子的話,李斯問他的老師,您總是說正義之兵,可打仗都是爭,哪來的什麼正義呢?荀子就告訴他,仁義之兵是為了禁止橫暴,消除危害,因此他們所停留的地方會得到全面治理,他們經過的地方會受到教育感化,就像及時雨的降落,沒有人不歡喜!

仁義的軍隊馳騁於天下,近處喜愛他們的善良,遠方仰慕他們的道義,兵器的刀口上還沒有沾上鮮血,遠近的人就來歸附了,德行偉大到這種地步,就會影響到四方極遠的地方。

這已經是給當時的中國帶上了某種光環,而春秋戰國時湧現出了大量的君子,這些君子的很多想法在後世看來都是迂腐落後的思想,而在當時卻是代表著華夏的道德水準,這種酷似“燈塔”的理論,在當時是真的存在的,也不能說這種理論就是錯誤的,畢竟,“燈塔”也曾有真正“閃耀”過的時候。

而這是劉長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

在聽到那一刻,劉長心裡就燃起了熊熊烈焰,這說法好像真不錯啊。

暴君的眼裡燃燒起了火焰。

而周昌的心卻猶如冰塊,無比的寒冷。

他驚疑不定的看著浮丘伯,他實在是想不明白,作為荀子的弟子,儒家的正宗,怎麼還勸說陛下去用兵呢?兵是用來保護自己的,不是為了欺負別人的啊!!

而浮丘伯這番話,分明就是給了這個暴君一個藉口,往後,暴君無論往哪裡出兵,都能用“昭昭天命”的藉口了,這還了得??

就在周昌無法理解的時候,浮丘伯卻開口說道:“陛下,天下之人,都不能理解陛下的想法,認為陛下師出無名,陛下可以宣告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仁義之兵的道理,同時,請您給各位將軍們下令,讓他們在討伐賊寇的時候,不要傷害無辜的百姓,善待婦孺老人,不去劫掠他們的糧食,不去焚燒他們的耕地。”

“有君王權貴不臣,可以誅殺他們,卻不能牽連到他們的麾下百姓,可以用被這些無道君王所私藏的糧食來分發給那些百姓,用禮法來教導他們,傳播聖賢之學問,用法律來約束他們的行為,讓他們能安心耕作,能感受到陛下之仁德,降低他們的稅賦,不頻繁的對他們進行徭役,不去將他們當作奴隸.....”

“大漢的軍隊,並非是為了爭奪他們的土地,也不是為了要奴役他們的百姓!”

“馬韓王對大漢的使臣不敬,企圖謀殺大漢的郡守,襲擊大漢的商隊,在國內,他任用親近,凍殺百姓,在寒冷的冬季強迫自己的百姓來為自己修建王宮,據說,為了修建那座王宮,愣是有兩萬餘人被凍殺!!!”

“他迎娶了自己的姊妹,違揹人倫,喪盡天良!”

“對這樣的人,陛下出兵討伐他,乃是為了懲治奸賊,更是為了拯救其百姓,陛下可以讓燕王等人在戰時,不去殺百姓來冒充軍功,安撫沿路的百姓,善待他們,不破壞耕地和房屋,將無道王藏在糧倉裡的糧食分發給百姓,免除他們的稅賦,宣揚大漢之德,宣揚馬韓王之罪責!”

浮丘伯這番話說的很有氣勢。

劉長都呆愣了許久,猛地拍手。

“您說的對!!朕討伐不良!此為天命也!!”

“朕這就下令!”

聽到這對話,周昌似乎明白了什麼。

“陛下要打造仁義的軍隊,就得按著荀子的想法來進行操練,不只是要以軍功來誘惑,更是要以仁義道德為本,心懷天下,對百姓秋毫無犯的軍隊,才是真正的仁義之兵啊!”

看著喋喋不休的浮丘伯,已經上頭的劉長。

周昌卻沉默了下來,怎麼越來越覺得這傢伙說的那麼有道理呢???

......

是月,劉長前往太學,由浮丘伯議兵。

劉長痛斥馬韓王的無道,並且下令:不許殘害馬韓之民。

而浮丘伯更是親自寫了一篇《天論》,發表在了大漢邸報之上,這篇與荀子之文同名的文章即刻引起了天下學術界的震動,荀子的很多話,在當時人看來都是不能實現的,荀子在幾乎所有的方面都做出過評價,而在軍隊方面,他認為的強大軍隊聽起來就有些玄乎了。

他說起自己理想之中的軍隊,他是如此評價的:

將軍為戰鼓而犧牲,駕馭戰車的死在韁繩旁,各級官吏以身殉職,戰士死在隊伍中,沒有退縮的!

聽見戰鼓的聲音就前進,聽見鉦、鐃的聲音就後退,能絕對服從命令的!

不殺害年老體弱的,不踐踏莊稼,對不戰而退的敵人不追擒,對抵抗的敵人不放過,對前來投順的不抓起來虐待的!

凡是討伐殺戮,不是去討伐殺戮那百姓,而是去討伐殺戮那擾亂百姓的人的!

荀子的這番主張,很多人都覺得想的不錯,可是這根本就沒辦法實現,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軍隊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浮丘伯如今的舉動,似乎卻是在逐步的實現荀子當初的主張,天論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如今大漢之士都不敢冒然去提什麼祭祀之類的,但凡遇到事情,也不敢占卜來決定,而如今,浮丘伯又主張仁義之兵,這是要按著荀子當初所想的來打造大漢的軍隊啊。

浮丘伯認為,應該讓將領們先知道這個道理,讓他們知道自己所懷有的天命,然後安排專門的軍官來向士卒們灌輸這些想法,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戰,讓他們知道仁義的道理,只有三軍都知道了這個道理,並且去執行,那大漢就是天下無敵的軍隊了。

因為仁德,就是準備要交戰的敵人,都會放下兵器來投奔。

原先各家擁有邸報之後,還是各自玩各自的,都是發表了一些自己學派的論點,讓天下計程車子們看一看,可是浮丘伯這篇天論問世之後,卻迅速引起了百家之戰火。

最先就是黃老出手,黃老的邸報上很是不屑的批判了浮丘伯的思想,認為他是在為好戰者而隱,將矛頭直接對準了儒家親親相隱的傳統,認為浮丘伯鼓吹戰爭,是以昭昭天命的藉口來達到征服劫掠的目的,口中滿是仁義道德,做的都是吃人的事情!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