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儒家這些年裡不斷的吸收各派的精髓,發展出了太多的派系,彼此之間還不太和睦,差別是非常大的。
比如說,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牽著手很親近。子張儒就不會理會,他們只在意如何勸諫君王,將精力放在了國事上,不太在乎什麼禮儀,而子夏儒若是見到了,那大概還是要說幾句的,他們還是比較在意這個的,如果是仲梁氏儒,那大概就是要破口大罵了...至於荀氏儒,可能牽著手的那個就是他們學派的某位大佬。
而儒家只有一個邸報的機會,各派都想要讓自己來掌握話語權,誰也不讓著誰。
目前的他們,因為缺少一個荀子這樣的人物,根本就沒辦法團結起來,像荀子還活著的時候,雖然對儒家其他派系破口大罵,可這些人捱了罵還是得笑呵呵的聽著,畢竟是自家聖人,罵就罵吧,還能說什麼呢?荀子若是要發動他們做什麼,他們也未必敢不聽從。
可現在就沒有人擁有這種影響力了。
叔孫通不行,張蒼不行,浮丘伯同樣不行。
大儒們聚集在太學,當有人提議讓浮丘伯來擔任的時候,其餘幾個大儒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他們倒是不敢明面上來駁斥浮丘伯,只是說道:“我聽聞,浮丘公已經受邀為墨家整理墨經,事務繁忙,怕是無法擔任這樣的要職啊。”
劉安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的想法這麼快就取得了效果。
果然,當事情涉及到死對頭的時候,就是浮丘伯也只能讓路。
浮丘伯無奈的看著這些人,他能看出這些人的想法。
“要不一同來負責?大家對文章進行表決?”
“這倒是一個辦法....只是,要讓哪些人來進行表決呢?”
“每個派出一個人不就好了....”
事情越來越麻煩,而若是他們無法確定負責人,那這辦報資格就要被取締。
“可大多人還在...牢獄內,他們不出來,這件事如何能繼續商談啊??”
此刻,還有一大群儒家的賢人們在府內寫天論呢,包括毛亨在內,儒家這裡也是很頭疼。
浮丘伯看著眾人,他是真的不太想理會這些事情,若是叔孫通還在,他肯定會有辦法,可浮丘伯的長處是在學問上,處理這樣的事情,還是有些難度的,他沉思了許久,方才提出了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不如讓陸公來負責吧。”
“陸公??”
方才開口的那位梁公頓時不悅,陸賈不也是你們荀氏儒嗎?
如今儒家看似如日中天,可那些備受重用的,卻大多都是荀氏儒,毛亨,陸賈,張蒼,浮丘伯,甚至是那個賈誼,當然,如今陛下就是荀門的,這也不能多說什麼,可便宜總不能都讓你們佔去了吧?
可梁公也不敢得罪陸賈。
陸賈跟浮丘伯不一樣啊,浮丘伯是公認的好脾氣,很少會發火,可陸賈這個人,為人暴躁,精通辯論之法,又是開國功臣,大漢九卿之首,在整個天下的大臣們裡,除卻三公,就這位地位最高,麾下還有郅都這樣的狠人。
這就是屬於吵不過也打不過,各方面都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了。
因此,梁公只是認真的說道:“陸公是最合適的,只是,他乃是奉常,本就是負責邸報的,若是我們讓他來做這件事,豈不是讓其他學派不服氣嗎?何況,陸公更加繁忙,哪有時日來做這些事情呢?”
其實,這位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陸賈這樣的實幹派也未必會搭理他們。
有大儒公孫壽板著臉,看著眾人,嚴肅的說道:“我倒是有個人選。”
“是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