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簡單...只要支援聖天子的詔令,在皇宮前去請求聖天子原諒,我想,聖天子也一定不會為難你們,他是最愛你們的....他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跟我詢問你們的情況,有時甚至想要讓我帶著飯菜去送到太學去,讓你們也嘗一口.....”
張不疑擦著眼淚,回憶著聖天子的那些言語,感激涕零。
太學生們就更誇張了,有幾個已經朝著皇宮的方向跪了下來。
當張不疑令人送走他們的時候,張釋之還有些懵,“這...張公...他們行刺九卿...這如何能...”
“呵,行刺張公的主謀已經被他所傷,這些人都是不知情的....何況,你以為那劉敬就是無辜的嗎?我看啊,這些事很可能就是他來操辦的!”
“啊??”
張釋之茫然的瞪大了雙眼,“可劉公為什麼要....”
“呵呵,逼迫陛下...這廝居然敢壞陛下之事,遲早要殺了他!”
張不疑說著,又吩咐道:“不必審問出主謀,但是暫時不要讓那些呂家的跟外人聯絡,這些人可以派上大用場,誰不配合新政,誰就是行刺劉敬的兇手,明白了嗎?”
張釋之點了點頭,看起來卻有些不太開心。
張不疑安撫道:“我知道你做事認真,不願意做這些事情,可這些事情,也總得有人來做,陛下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先前還有人懷疑這次行刺是陛下安排的,這就是不瞭解陛下了,陛下要做什麼事,他會直接去做,陛下從不用這種伎倆,可我們得做...你放心吧,往後國內太平了,你就可以安心當你的好廷尉,按著律法來辦事!”
在從廷尉離開之後,張不疑的下一站,則是自己的御史臺。
回到了御史臺,迎著眾人的拜見,張不疑回到了自己的書房內,開始處置今日所堆積的政務,其中包括了對一些官吏的監察結果,各地的彈劾,以及百官最近的活動況狀等等,御史要管的東西很多,也很複雜,從地方到廟堂的吏治情況,幾乎都要經過御史的手。
在這裡忙到了晚上,張不疑舒展了一下身體。
只是覺得渾身痠痛,他拿起了筆,拿出了一堆厚厚的紙張,開始書寫了起來。
“帝治政寬仁,有逆賊,諒其行恕其罪,弗誅也。孔子重仁,見從之。然賊猖,傷朝臣,帝憐之,不惜賢名,皆捕而刑之,罪死不赦,韓子明法,見亦從。”
寫了一段,張不疑頓了頓,又重新提筆。
“帝寬仁,敬傷人,赦。”
沒錯,張不疑通常都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寫聖略的,聖略跟那些史官們所記載的不同,史官是記載哪年發生了什麼事,而聖略只是圍繞著帝,講述著帝平日裡的言行和行為,就像是論語那般,沒有準確的時日和人物,主要就是記載天子的言行。
寫了許久,張不疑走出了內屋,御史臺的群臣正在等候著他。
張不疑冷冷的看了他們一眼,隨即說道:“諸君當勤勉。”
“唯!!!”
群臣大拜,站在他們面前的這個人,最年輕的大漢三公,陛下的絕對心腹,隻手遮天算不上,權傾朝野還是勉強算的,插手了國家基本上所有的事情,手握對官員們的監察處置大權,基本上是屬於想砍誰的頭就能砍誰的頭的那種,從地方到廟堂,無人不敬,無人不懼,官員們見到他,雙股顫顫,話都說不利索,就是諸侯王看到他,也不敢無禮。
如今大漢最大的家族,不算宗室,那就是呂家了,可呂家見到這位,都得繞路走,見都不敢去見他。
張不疑坐著馬車,晃晃悠悠的離開了御史臺。
一路來到了皇宮,天漸漸泛黑,他走進了厚德殿。
走進厚德殿的那一刻,他彎下了腰,板著的臉頓時舒展,露出了一個諂媚的笑容,滿臉堆著笑,朝著劉長附身大拜。
“陛下!!!”
ps這章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就是以劉長身邊人為主角,描寫他們的一天,不知大家覺得怎麼樣....今天因為去開會,更新晚了點,第二更....大概要很晚很晚吧,唉,如果今晚通宵寫不完,那就明天早上發。
喜歡家父漢高祖請大家收藏:()家父漢高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