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多有人輕視匈奴,將匈奴當作林胡東胡之流,這是不對的。”
“匈奴之疆土極廣,牲畜無以計,冒頓合天下之胡人,控弦之士四十萬,皆為青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冒頓有諸將,皆然跟隨他南征北戰,此立國之將也,比起周勃樊會如何?”
“冒頓乃雄主也,以數地而成如今之大國,聳立草原,百戰百勝,太尉到達唐國,多次與冒頓交戰,有勝有敗,此人比起太尉又如何呢?”
“中原之人,多以為匈奴不事耕作,而匈奴征服諸胡,早已開始耕作,雖不如中原那般精細,卻也並非不懂。”
“中原之人,多以為匈奴不知冶煉,用骨箭...而先前劫掠匈奴,我們卻獲得了諸多的鐵器,這些鐵器的冶煉,並不弱於中原,若非大王曾改進諸多技術,只怕還得效彷這些技術...我聽聞,西域之剞閭氏,極西之族,皆有冶煉之法,而匈奴佔據道路,先得之!”
聽著馮敬的話,劉長卻愈發的生氣。
“按著您的話來說,寡人豈不是該向冒頓俯首稱臣?!”
劉長冷冷的詢問道。
馮敬卻認真的回答道:“請大王恕罪,我知道大王有消滅匈奴,庇護天下的志向,只是,臣擔心大王被將軍們所鼓動,輕視匈奴,冒然出擊,有傷與國,故而勸諫。”
“我非懼怕匈奴,若匈奴前來,我定然死戰,只是,大王想要作戰,便請先得知對方的情況,指定好嚴密的戰略,不能輕視冒頓。”
“這些話,不許在外說!”
“臣明白。”
劉長這才瞥向了李左車,問道:“太尉專門將他請來,難道就是為了嚇唬寡人嗎?”
李左車搖著頭,“我只是想讓大王多聽聽不同的話語。”
“如何判斷,還是得大王自己來拿定主意。”
“而我的想法與馮敬不同,我認為,匈奴是弱於大唐的。”
“匈奴的騎士多,戰馬多,將領勇勐,有雄主。”
“但是,匈奴善於戰,卻疏與治。”
“匈奴的勢力極大,卻只是在這幾十年的時日裡,冒頓透過戰爭的方式不斷的擴張,兼併更多的部族,增加自己的實力,方才有了如今的規模,不過,幾十年的時日裡,他們的部族尚且不能一心,只是畏懼冒頓的權勢,故而不敢作亂。”
“言語不通,風俗不同,因強權而集與一地,看似龐大,處處都是破綻,有諸多矛盾,只要能擊敗冒頓一次,匈奴即刻分崩離析,而唐國縱然吃了幾次敗仗,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而冒頓逐漸年邁,大王卻是力壯。”
“長期作戰,匈奴定是不比唐國的。”
劉長沉思了起來。
李左車說道:“大王,這只是我們自己的想法,要如何去做,還是要大王來做主。”
馮敬也說道:“若是大王要與匈奴作戰,臣請先戰。”
他們的意思很明確,無論劉長做出什麼吩咐,他們都會聽從,絕不會干涉,但是劉長要考慮好他們的想法,從而做出決定。
劉長卻狡猾的眨了眨眼。
“你們兩個人說的,寡人都不相信。”
李左車一愣,問道:“那大王準備怎麼辦呢?”
“寡人要親自去看看,看看寡人所看到的匈奴,跟你們所看到的是否相同!”
劉長的回答,顯然是出乎李左車的意料之外的,李左車笑了起來,撫摸著鬍鬚,說道:“大王說的對,為帥者,不能從他人口中得知敵人的情況,還是得要親自來看一看,那大王決定要如何去看呢?”
“寡人想要率領輕騎襲擊河南地,看看匈奴到底是怎麼樣的。”
馮敬大驚,急忙說道:“大王,不可啊!”
“大王乃是一國之主,豈能以身犯險呢?”
他急忙看向了李左車,想要讓李左車打消劉長這個瘋狂的想法,李左車卻點著頭,誇讚道:“真雄主也!”
馮敬差點就要罵人了,諸侯王不是不能出征,但是不能帶著一幫子輕騎出徵啊,若是出了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