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如何不從?
他便從遼東啟程,迅速南下,回到青州。
一路之上,太史慈見到了青州景象。
百姓安居樂業,各處繁榮如常。
別說比黃巾時期,即便是與黃巾到了青州之前,他在東萊黃縣的那段日子裡面,百姓似乎也沒有露出如此多燦爛的笑容。
但回到青州的第一時間,太史慈沒有去見焦傑,他知道焦傑出徵了。
他也更不可能去看焦和。
倆人之間的嫌隙,到現在說解開了嗎,不一定。說沒解開嗎,但太史慈也知道自己屬於捋虎鬚,若是兩人易位而處,即便想必焦和不會對自己這種小人物有什麼想法,麾下的官僚也會替著把自己給辦了。而且以焦傑的身份地位,後來對他母親所做的照拂,他母親即便是說是誠惶誠恐,也不為過了。
想到這,其實太史慈倒是不太憤怒了。
他先回到家中拜訪母親,兩人秉燭夜話,聊了很多,自不多言。
太史慈本想再待幾日。
但是他母親說:“子義,如今州牧大人正在出徵征伐,討伐黃巾,你不思出力,也不思報恩,整日在家中帶著,算作何事?”
太史慈囁喏道:“我是想再陪陪母親。”
“我如今身體很好,州牧大人送來的奴婢伺候也盡心,用不著你陪。”她又是訓斥了一句,“當初你在遼東的時候,可沒曾想多陪陪我。”
太史慈滿臉羞愧。
“當初之事,你與州牧大人之父都無錯處,但既然你已然回來,不去拜訪殊為不妥,但此時焦和大人或許無暇顧及你,你拿了州牧大人所留信物,前去尋他吧。若能建功立業,也好過四處奔逃。”
“是,母親!”
太史慈拱手稱是。
此刻的太史慈忽然想到之前發生的事情,再聯想到城中曹兵的動作,不由得心下暗暗計較。
“焦州牧,我太史慈素來可不欠人情,如今城中之事,我便通知你麾下,權當還你人情罷了。”
想到這,太史慈回到屋中,寫下城中動態,準備於城門處射出城外。
他先前與那城門守將有過溝通聯絡,說是有訊息便送出城外。
但是到了城門處,卻難以尋覓良機。
城頭之上雖然各處人馬都不多,但卻都在嚴陣以防。
太史慈根本沒有機會。
在城門周圍也有眾多的木材堆放在側。
正常這些東西都會堵在城門裡,防止攻城之人能進入城門,但進入木料位置,卻是幾乎擋住了出城之人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