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上一些駐守城池的兵馬,焦傑麾下兵馬,甚至能夠達到十萬之數。
不過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焦傑打亂了去分散於郡縣之中。
當然這十萬之數,是包括臧霸麾下的兩萬兵馬的。
除卻臧霸,青州的可調動之兵馬,也有足足七萬之數。
這讓焦傑不得不迅速提出屯田制。
七月的時候,糧草收取已經告一段落。隨著糧草的收取,焦傑除了收稅收了一部分糧食,還利用一些自己出兵所繳納的金銀布匹跟一些百姓換了不少糧食,從而積累青州府庫,為自己以後的出兵做準備。
在這個期間,焦傑趁機與國淵見了一面。
州治之中,焦傑提出了關於屯田制的設想,並且提出了亦戰亦耕,兵農合一的做法。
“子尼如何看?我準備讓你負責這方面的事物。”
焦傑問向國淵。
他拍了拍國淵的肩膀,以示器重,道:“糧食是件大事兒,我希望子尼能不辜負我的重託。”
國淵對於焦傑的安排深以為然。
並且向焦傑打了包票。
不過兩日,國淵就送來了關於如何提升青州糧產的策略。
第一,考察土地,按照不同土地等級進行依次分配;
第二,統計百姓,並將整個青州還未分給百姓的土地收納于軍管;
第三,明確田地制度,並且設定各處的田地官吏,從小官開始,提高百姓種植的積極性;
第四,需要平昌鐵礦那邊打造一批農具,開墾荒地,實行軍管屯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焦傑很重視這些建議,並且將國淵更改職位任做整個青州的屯田都尉,此都尉職權在青州境內各郡縣都適用,從而全權提高了國淵的職位,並且按照國淵的想法,將一些黃巾軍中的老弱都變成小組,或者編成新的村莊,並且對於青州各處郡縣的鄉里都設定田官,不但讓百姓進行糧食種植,還要進行綜合評比,如果誰家畝產更多,就會有上面派送下來的獎勵。
正因為焦傑的強烈要求。
在青州之內,屯田制廣泛推行。
而校察司,也在李條、苗勇兩人的訓練之下,逐漸開始在青州內外蔓延。
苗勇作為校察司副司主,斥候營營長,在焦傑尋找的秘密地點進行了為其六十天的殘酷訓練,焦傑提出了一些後世特種兵訓練的建議,雖然沒有後世那麼完善,但卻也讓苗勇眼前一亮,青州麾下斥候開始逐漸增多。
而且這些斥候的能力,讓焦傑也比較滿意。
他們之中有一批跟隨青州聯盟的商隊去往了其他的州池,並且混入其中成為細作,隨青州聯盟的一些商業行為回青州的渠道,開始頻繁向青州傳遞資訊。
校察司主李條對這些內容進行匯總,整理和歸納,並定期向焦傑彙報。
除此之外,平昌鐵礦也開始逐漸建造焦傑所需要的大批次箭矢,兵器。
焦傑以鐵礦周圍位置劃出區域,找尋了整個青州的木匠等人,在焦傑的安排和所畫的圖紙上面找尋思路,開始為青州開闢建造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