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6章承祖獻計,含垢忍辱
臨淄城,治所。
青州牧焦和神色陰沉,據案而坐。
焦傑在焦和身邊,面色也是頗為凝重。
麾下部將陳到、潘璋、夏昭、鄧升、劉政,文臣左承祖、王修、炳原、是儀、朱玄等人都分列左右,眾人面色不一,有些面上掛有喜色,有些則是神色異然。
朝廷旨意,焦和成為青州牧之後,對於麾下部將進行了一眾分封,其中嚴紹職位最高,但是嚴紹此時還在高密,因為與東萊相隔不遠,焦和在焦傑的建議之下,不願強行徵召。
其後,夏昭、陳到、潘璋、鄧升和劉政也各有封賞。
至於張才和管亥,則是由陳到和焦傑自行安排。
管亥雖然立功,但是畢竟還上不了檯面。
相反因為管亥的出身,焦和對於他還有些疑惑,焦和畢竟不如焦傑一般,擁有對管亥的瞭解,而且此時管亥在外掃蕩黃巾,還未率兵迴歸,即便是想要封賞,也是來不及的。
焦和出身並非顯貴,而是焦氏庶出。雖然擁有焦氏的世族底蘊,但是卻沒有家族權勢,自然也無法給他提供助力,從讀書開始,焦和逐漸從小吏做起,年過半百,因緣際會,在董卓進入洛陽之後,才到了青州刺史的高位,焦和平日知道民間疾苦,也知道寒門的呼聲,只不過他格局不大,有些小家子氣,這才與太史慈等人產生齟齬。
而且年歲越大,焦和自身能力不足便依靠外物。
這才有了開始信一些鬼神之說的由來。
但是隨著焦傑一次次的大勝,焦和整個人的氣色也罷,精氣神也罷,全都變好了。
尤其是現在被封為青州牧之後。
看焦和的神色態勢,若是不知,還真以為這是個能臣。
但整個青州都知道,青州發展到如今,是因為他有個好兒子。
可惜的是,父子二人所管理的青州,目前被董卓的旨意,硬是給推上了風口浪尖。
不出意外,渤海太守袁紹處必有怨言,即便是袁紹並不在乎,可能袁紹麾下部將謀臣也決不允許。
或許有人說,直接辭去不就好了。
何必在此糾結一個太守之位。
關鍵點是,辭不了,也沒法辭。
旨意均在一封,第一條是青州牧,第二條是渤海太守。
如何辭?
青州牧是焦杰特意為焦和所求而來,若是沒了青州牧,或許連青州刺史的名頭都沒了。
這絕對不可能被允許。
焦和喟然道:“封賞完了。各位,接下來在我青州最眼前的問題就是,我兒子賢的渤海太守之位,諸位如何看?”
事到如今,沒法退,那就只能面對。
焦傑也冷幽幽的看了麾下的謀臣一眼,他自己也琢磨了好酒,的確沒有什麼太好的解決辦法。
此事甚至於焦傑能夠辭去,也不一定能行。
因為董卓這是陽謀,整個青州已經被放在了檯面上。
沒得隱藏了。
也不給焦傑隱藏的機會了。
起初,焦傑想的是,廣積糧,緩稱王,像是韓信一般,慢慢的積累自己的麾下戰力。
但是現在,就一瞬間,袁紹的眼中釘就成了自己。
即便袁紹想打冀州,自己這邊可能也必須要表示些什麼。
左承祖目光凝然,略了焦和一眼,然後轉身看向焦傑,忽然說道:“公子,我想問公子一個問題,卻不知道該不該問。”
“但說無妨。”
焦傑的目光看向左承祖,他知道左承祖之才,左承祖若是能提出更好的建議,他不介意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