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傑道:“從當初州牧制頒佈之後,這天下,就已經亂了。”
左承祖道:“可大漢天下仍舊存在,即便如今長安朝廷大都聽從董賊之令,董賊掌朝廷軍政大權,但只要殺了董賊,董賊所統帥的西涼勢力就會陷入群龍無首的絕境,到時候朝廷再度歸於正統,平定天下指日可待,有何不可?”
焦傑道:“承祖所言,確有可能。”
左承祖長嘆一聲,焦傑沒有反駁他,卻讓他心中暗自忖度起來。
他自然知道,自己所說的是最為牽強的一種可能性,需要天下勤王,需要尊漢,需要這天下勤王諸侯將領,全都無反叛之心,更需要如今的董卓,伸頸就戮。
再想,當朝局勢。
袁紹作為關東聯盟盟主,如今歸於渤海。
數十萬大軍,一朝潰散。
董卓退往長安,若想打敗董卓,需要付出的代價更大。
退一步講,西涼兵馬作為鎮守邊塞計程車卒,這天下想拿下董卓,先要突破飛熊軍和西涼鐵騎這一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普天之下,誰能完勝?
還不是需要聯盟。
但如今局勢,再度聯盟,又有多少人肯如同江東猛虎一般,全身心討董?
焦傑看向左承祖沉思,也不多做打擾,只見左承祖的面色凝重,久久不語。
孫邵在一旁準備起身勸說,等的心焦,但焦傑從頭到尾,也並未說出收降一話出來,因此也無從張口。再加上焦傑眼神示意,便也充耳不聞。
不多時,左承祖抬頭,黯然道:“或許,真如焦公子所言吧。這天下,早就如同蛀木一般,內部早已殘破空蕩。”
從黨錮到黃巾,十餘年光景只是表象,這大漢,早就已經走了下坡路了。
“大漢到底如何,我等不知,但試問承祖,青州之亂,孔使君沒有迎敵,搞得北海眾人心中不滿,高密被佔,孔使君視而不見,使得高密城池百姓遭受屠戮。青州的百姓早已經遭受了眾多的困苦,承祖難道不願意助我嗎?”
“無論這天下也罷,還是百姓也罷。都需要妥善安置才可,也需要承祖這般謀臣未雨綢繆。”
焦傑朝向左承祖誠懇說道。
“哦。”左承祖面色如常,平淡說道:“焦公子也確實需要文臣、謀臣助力了,否則青州之亂,必將由內而生。”
焦傑道:“承祖若降,則大事可定。”
“焦公子不好奇我所言?”
“自然好奇。”
“那焦公子為何不問我。”
“問,也不過是白白擔憂。承祖既然能指出青州若亂,必然由內而生,也自然知道如何解決這頑疾。我何必捨近求遠呢?”
焦傑朝著左承祖深深一禮。
“孔使君不曾知承祖之才,我知道。我未曾枉殺北海乃至大漢一員無辜百姓,也不會對青州臣民坐視不管,但承祖清楚,若天下,真的亂了,青州較於冀、兗、徐來說,還需要休養生息多時,即便孔使君在任,青州百姓受黃巾之禍,奔逃離開,也難免餓死他鄉。我沒多少時間,也請承租知道,我奪權,雖有所冒犯,但卻是情非得已。”
左承祖問道:“我知焦公子麾下頑疾,那焦公子自己可曾知道?”
喜歡三國之執掌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執掌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