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拱手說道:“如今長安名義上乃是幼君,但實則長安朝廷,上至公卿,下達百姓,全都諂媚於董卓,若是承認長安朝廷,那董卓之令,就是朝廷之令,對我等殊為不利。”
袁紹暗自點頭。
審配繼續道。
“因此,若想使大漢中興,必須要東立聖君,以漢家血脈為帝,太平之日指日可待。幽州劉虞乃漢室正統,若能以劉虞為帝,必會讓董卓寢食難安。”
“不止如此!”
審配剛說到一半,就有人在旁邊出來補充,但看起來也有一絲反駁之意,“正南之見雖好,但卻容易讓主公成為靶子,陷主公於不仁。此舉頗為不妥。”
“嗯?”
袁紹看向此人,此人正是郭圖。
“公則有何見解?”
那審配也是直言問道,“有何不妥?”
郭圖笑了笑,道,“主公若想讓劉虞為帝,必然要令他人提出,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是主公的主意,主公也不能提。”
“為何?”
“劉虞萬一不想做這九五之尊呢?”
“這……”
很多人有些啞然,目光中露出紅色,這世界上還有人不想當九五之尊?
袁紹也是微微思索。
郭圖繼續道,“拋棄那位,圖相信並非主公一人有此心思。但萬萬不可由主公率先提出。瞻前顧後雖然不可取,但主公也必須想清楚,若是隻有長安那一帝呢?我等於董卓狗賊交惡,卻萬萬不可再觸怒長安那位。”
“那公則以為該如何?”
“主公可先詢問劉虞意見。冀州韓文節懦弱無能,主公可與其共謀,令其率先提出。”
“等到韓馥提出之後,主公再以盟主身份,許樂浪太守張岐一些好處,令其以關東諸將名義,拜見劉虞,試探劉虞心思。如此主公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袁紹心思微轉,郭圖此言,倒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裡去。
一旁,審配冷哼一聲,也不再多言。
袁紹思索片刻,忽然道,“對了,說起韓文節,最近韓文節對我等的軍需供應為何如此之少?”
最近幾個月,冀州供應給渤海郡的一些軍需用品、糧食等,數目大大減少。
尤其是現在步入深冬,渤海的這些物品的匱乏,令袁紹更加敏感。
“或許,那韓馥是怕主公坐大。”
“呵,某非是我等籌謀,被韓文節所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