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2章我要的,不只是個郡守
朔風如刀,哪怕是吹在營帳之上,都獵獵作響。
昌邑城外,焦傑與潘璋等人聚集在一處。
潘璋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焦傑,疑惑道,“主公,你就派了一名使者去往了城中,末將還是不清楚主公的意思,城中守將就會因為主公的一封信,乖乖獻城嗎?”
焦傑搖了搖頭,輕聲道:“我也不清楚。但目前,昌邑城中一副龜縮架勢,若是時日越久,我們的消耗就越多,即便夏昭率兵前來,若昌邑和都昌都如此守城,很難破城,我們就不得不退兵了。”
“可來都來了,退兵,實在並非我願。”
“那也只能試試。”
潘璋悶哼一聲,道,“末將雖然願意率兵攻城,但一千兵馬,末將不敢保證。”
焦傑只得嘆息一聲,看向潘璋道,“這倒不用,文珪,我們這數千兵馬都是挑選的精銳,若是死在攻城戰上,哪怕一個我也痛惜。”
“而且,對於這勸降之計,我倒不是全無把握。”
三國亂世,義氣為先,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忠貞不二。關羽是,張任是……但俗話說得好,良臣擇主而侍,識時務者為俊傑。以焦傑對於孫邵有限的瞭解來說,孫邵是一個有野心的文臣,很多人是名士,但不一定是好官。孫邵並非北海的名士,若名聲,他不如鄭玄、管寧、華歆,甚至連炳原都不一定比得上,但若論政務,他卻是一個務實的人。
能成為東吳首任丞相的人,豈可小覷?
而且,從孔融到劉繇,再從劉繇到孫權。孫邵離開前者時卻都並非這二者兵敗身亡之時,可見此人雖然沒有識人之明,但卻擁有脫身之智。
最重要的是,此人哪怕離開孔融和劉繇,也並未給任何這二人的敵對勢力做出貢獻。
換而言之,焦傑如果能拿下他,只要自己給他希望,焦傑就不怕他反叛。
這是焦傑領先這個時代兩千年的自信。
面對權利的誘惑,焦傑不怕孫邵不答應。
即便孫邵不答應,那焦傑就拍拍屁股走人,也並無損失,如今已經拿下北海眾多縣城,即便孔融未被拿下,那也可以接受。
“文珪勿憂,如今都昌、昌邑兩縣不過是錦上添花。孔融雖然還擁三城,但我晾他也並無膽氣。”
焦傑看向一臉憂愁的潘璋,寬慰道,“冬日出兵本就為了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既然沒法打成突襲,那就暫且接受,也並無不可。”
潘璋拱手道,“但願主公之謀,旦夕之間可下昌邑。”
……
昌邑城中。
使者站在孫邵面前,將焦傑的話說完,整個偏廳之內陷入了沉默。
使者目光看著面前的孫邵,只見孫邵的面色冷峻,目光也從方才的跳脫轉而變得肅然,使者神色慘然,心中惴惴,生怕不小心觸怒面前的昌邑守將,從而讓自己的小命喪於此城。
但使者馬上心中大定,他家中四口,如今在焦傑麾下已經拿了三口人的六畝良田,即便自己死在城中,家中的親人也並不會餓死。
再退一步講,即便死在城中,公子也肯定會為自己報仇。
這樣想來,使者也不再害怕,目光反而透著一抹強硬,緊盯著孫邵。
“為何是我?”
孫邵喃喃。
像是在問面前的使者,又像是在問自己。
孫邵坐在位置之上,滿臉凝霜,銳利的目光轉而望向面前的使者,但又嘆息一聲,一個使者而已,還是個麾下的小兵,能問出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