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香有些不敢相信劍蕩的形容,“有、有那麼誇張嗎?天份……應該也只是一方面吧,各行各業,我覺得……都應該是努力更重要啊,歷史那麼多有名的科學家……天份都不怎麼樣啊,你看人家愛因斯坦和愛迪生,小時候不都挺笨的嗎?愛迪生小時候都被學校開除了。.”
劍蕩回道,“誰告訴你愛因斯坦和愛迪生小時候蠢了?
愛迪生被學校開除,不是因為蠢,而是因為喜歡惹事,試想,你是一個小學地理老師,給孩子們教地球圍著太陽轉……講著講著突然一個學生跳起來問你‘為什麼會這樣呢’,然後你一本正經跟他說萬有引力,然後他再問‘那既然小的東西會被大的東西吸著走,那為什麼我不會被老師的引力吸得也圍著老師轉呢’……
你怎麼回答?
告訴他萬有引力的公式?
話說回來,你還記得萬有引力的公式嗎?你記得萬有引力常數是多少嗎?
你是一個地理老師,有些事情你回答不了的啊。
一次兩次這樣問也算了,那個孩子天天問、節節課問,並且還不止問你一個老師,而是所有的課他都要這麼問一通,
日子久了,哪個老師不煩?
那你能說這個孩子是‘蠢’嗎?
還有愛因斯坦……人家寫愛因斯坦傳記的人說的是他小時候‘並不活潑’,到了三歲都不開口說話,然後後代有些人拿這個斷章取義說他‘笨’想以此來論證自己那套勤奮天分重要的雞湯理論?
你跟我說,一個9歲讀高、12歲自學高數、剛學3個月能證明勾股定理的人不是天才??
反正我是真的完全搞不懂我們教育部門那幫人的邏輯。
成天知道把一些名人名言攔腰斬斷間截一半給孩子們看來做教育……那人家孩子長大了不經意間看到原、知道了先賢說那話不是那意思的時候人家會怎麼想?
你哪怕有道理的事情到時候也會變成詭詐了啊?
像什麼‘學海無涯苦作舟’、‘以德報怨’、‘99的汗水+1的靈感’、‘國是睡著的獅子’……其實都是這樣,人家原後面還有話,連起來之後你瞬間明白了其實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說真的,我覺得與其這麼做咱們倒還不如去歷史的長河裡多找幾個‘傷仲永’的例子,那個教育意義算沒有那麼高、但也總等孩子們長大了之後知道你是在騙人好吧?
其實所謂的‘勤奮天分重要’,完全是無能之人用作自我安慰的一句藉口,各行各業,你只要做到了一定的階段,你自然而然會發現,天份這種與生俱來的才能是一道你永遠也無法跨越的鴻溝。
只不過一般人根本還沒有努力把自己提升到能夠看到那一條鴻溝的地步罷了。
其實剛才劉老有一句話,我很認同,是他說他從古譜當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現實也的確是這樣。
越是有學識的人才越能清楚得明白自己有多麼無知,才越能清楚得意識到攔在自己面前的那條鴻溝有多麼深遠。
其實這也是一種無奈,你說其他行業可能倒還好,因為那些行業的偉人雖然說也很努力、但沒有努力到那種地步、給了後人追趕的機會喝空間。
我雖然可能難以肩歷史那些偉人的成、但做到稍稍他低那麼一到兩個檔次我也可以接受……
音樂人的那種無奈你能想象嗎?
我不眠不休每天練二十個小時的琴練十輩子都達不到莫扎特短短35年人生的千分之一!
這種挫敗感和無力感給人的打擊有多麼大?
你能想象嗎?
特別是我還只能去接受這種挫敗,卻對此沒有任何辦法。”
劍蕩情緒看去也有些激動,稍稍頓了頓後,方才收住心道,“其他行業呢,當你能意識到天份有多麼重要的時候,差不多可能也至少四十出頭、做到一定成了,但藝術這種東西,這樣的時間普遍都會提的非常前,基本20多歲的時候你能看見那道鴻溝了;
那圍棋能算藝術嗎?
不算。
所以這個時間提的更前。
基本孩子到十二三歲還沒有展現出那種圍棋天份的話那他這輩子估計也沒什麼成了,靠著自己的努力練到職業四五段壓力可能不會非常大,但再想往進步也不太現實。
所以才會有多少歲不成國手終生無望的那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