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沉默了一會兒,方才出聲言道,“小夥子你確實有些意思,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一直把仁義道德掛念在嘴邊的人,反而才是真正無德的人,如果心中確實有德,遇事的時候心裡自動就會知道怎麼做才是對、怎麼樣又是錯,心中有那麼一杆秤,做著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什麼好標榜的呢?
就好比如說呼吸,人呼吸是為了活下去,不呼吸就會死,這種事情太過顯而易見,有誰會多此一舉在呼吸的時候還考慮自己為什麼呼吸呢?
像你這樣,嘴上非常清楚這種行為不對,卻又始終如一去執行、去貫徹,從境界上來講,卻比那些標榜自己是善人的商家好太多了。”
老實說,月明星稀這番話,陸明沒有聽懂。
他理解成了,“嘴上貶低、生活中卻身體力行,心口不一、臉皮真厚。”
所以,他回擊道,“您怎麼會這麼說呢?奸是奸,但我這種奸,只是對於我個人而言的,如果把客人考慮進來,又如何呢?
我確實多舀了那麼一斗米給他,比起其他米商說一石就真的只給一石來說,那位客人在我這裡確實能得到實惠;
客人拿到實惠,我能賺到長久的利潤,這難道不是雙贏嗎?
世人總喜歡對旁人的行為品頭論足,總喜歡道德綁架,捐款這件事情首當其衝,就不說這個,還有一件事……
老師去外面辦輔導班;
有些老師下了班之後去外面辦小班,或者直接就當私人家教,可能就教那麼一兩個學生,一小時收入頗豐;
然後有人就看不慣了,跑過去指責說他師德泯滅、跑過去說他不該為了錢這種汙穢不堪的東西、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搞這種區別對待,只給有錢人的孩子上課、讓其他的孩子失去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這真是從何談起啊?人家只是課餘時間去當家教,又沒有說辭掉本職工作徹底投身於此行,人家在學校一樣在授課啊;
再者說,就算真辭掉學校的工作、只靠在外面接私活來謀生,其他人怕是也說不得什麼吧?
為人師表,傳授知識,這種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行為,說是道德高尚那確實如此,但……
這一樣只是無數職業中的一種,誰規定了當老師就一定該貧窮、誰規定了當老師就一定要粗茶淡飯、一定要粗衣敝履、一定要視金錢如糞土嗎?人家當老師就沒有自己的孩子嗎?他們難道就活該要為了別人的孩子而讓自己的孩子忍凍捱餓嗎?
當然,這世上一樣有全心全意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的老師,他們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如一日得站在三尺講臺上、端坐五方青燈前,靜靜奉獻著自己的人生、默默耕耘著臺下的桃李,對這樣的人,我們當然應該不吝於任何華美的言語來讚揚,
但是!
沒有理由因為有這樣人的存在而批判不這樣做的人!
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世上,有幾人能做到那麼高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能做到?
再者說,人家出去當家教,對社會難道是有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