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
“一方面,它表現為社會經濟形成過程中歷史進步和必要的發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剝削手段”。
首先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在國內,後面那一句才是正確的。
但不管怎麼樣吧,在額兩句話都同樣承認分工這一行為的重要性,每個人都被安排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每一件工作也都是由最適合的人來做,效率自然會很快……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太好了。
陸明不清楚其他人那邊都是什麼情況,但最起碼現在還在駐地幫會商店待著的他和不服這邊,情況真的是糟透了。
事情,解釋起來很清楚,那些商人們呢……
基本上,最典型的一種反應是……
“哎呀,您這個事情好啊,確實好啊,我們支援支援一定支援!”
這老闆嘴上說著支援,臉上露著為難、邊找理由邊跟陸明和不服握手。
是“握手”,只不過握著的時候還塞了些東西過來。
“不、不是……我們不是這個意思……”
一開始、見得少的時候,陸明還會慌慌張張得跟人家解釋,但現在他基本上已經習慣了,見到有人伸手他直接都懶得動。
“我不是隨便找個藉口來找你收保護費的,這個事情我們是真的想做……”
一開始的時候,陸明還會詳詳細細跟人家解釋廚藝大賽的方方面面,說得要多詳細有多詳細、語氣要多客氣有多客氣,但現在,就簡簡單單兩三句,語氣不說非常惡劣吧,但也不會很客氣。
“兄弟,我們幫會有個活動,麻煩你出面捧個場,到時候絕對不虧待你。”
事實證明,管這麼多商戶,態度不能很好,越和氣他越覺得你是想故意敲詐、或者說你是打算趕他走。
就得跟他兇,或者說最起碼得冷淡一點,這樣他反倒自在、反倒會跟你講條件。
會講條件,那就說明人家是真的有興趣,還有迴轉的餘地;
你要是碰上了那種聽到事情之後問都不問一句直接“好好好到時候一定來!”的,可千萬不要高興,到時候他十有八九會臨時——真的是“臨時”、最多給你五分鐘的時間,一通電話或者乾脆隨便找個人順口告訴你說他“突然”有了一件非常非常要緊、急得火燒眉毛的事,臨時來不了了。
你能怎麼著啊?一開始的時候人家答應的那麼好,你又沒跟他撂過狠話,現在想翻臉都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翻起。
當然,一口應承下來的人跟斤斤計較講條件的人都很少,陸明跟不服跑了這麼幾十上百家下來,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您跟外面那些廚子說好來,只要他們到時候會去,哪怕您不讓我們去那兒做生意我們都肯定會過去啊!”
大家都是開啟門做生意的,有錢不賺是傻子,這道理陸明自然懂
但這樣一來,他根不服的“業績”看上去就非常慘淡了。
慘淡歸慘淡,這一圈招呼打下來最起碼時間還算是很快的,畢竟駐地商店也就那麼大,大家又都是做食材生意的,互相都認識,往往是問過了一個後面連著七八個地方陸明都海沒開口人家就已經在說“我知道了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