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採用另外的開發形式,我認為應該是派人從山上直接挖一個坑下去,然後或者起幫會倉庫、或者在上面的路口購置私人地產,一路往下挖至少300米,按照3平米左右的截面一共是1200方,一石匠鎬下去標準在20立方厘米,需要6000萬鎬,正常人算3秒一下,2000萬秒約5555個工時;因為全程手動人工成本肯定更高,算時薪200金,至少120萬;
如果是平地,遊戲裡一米站4個人同時開工時沒有問題的,為了趕工,算每層1米2,那麼就是0.3平一人,3平再擠一點算12個人,工期縮短到20天,這20天無法開工造成的損失是1120萬;
加上人工成本,至少1300萬;
當然,我覺得這不現實,以為現在是從上往下挖,絕非平地那麼簡單,1300萬肯定做不到,但超過2000萬應該也不至於,算1700萬。
假設這個過程中系統有1030、平均一下20機率會因為破壞山體開500萬金的罰單,這裡面算100萬;然後因為要傾倒挖出來的至少1200方碎石,系統肯定會收環保費,這裡面又得100萬,總共200萬;
商業地產加上一個比較大的倉庫,算150—250萬,平均200萬;
下面需要僱傭200個npc工匠礦工,加上至少20個npc後勤,每月8000俸祿就是176萬;算最後兩個月逐漸縮減人數到0,這是5個月,一共880萬;
這是開發成本,1700+200+200+880。一共在3000萬左右;
這個方案需要購買商業地產,並且標的太大,雖說後期的人工費非常低。但要考慮另外一個稅負的問題,現在對這個上面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就我個人剛才獲取到的情報來看,有些人是按照個人所得計稅,有些人則是按照企業稅來徵,這個差別非常大;
個稅稅基是利潤,後面再說,假如到時候要加徵企業稅,那又要另外分情況;如果按普通虛擬財產的話,是5營業稅、17增值稅、2.2城建和教育附加、萬分之三印花稅、其他土地房產和車船稅不用管、員工個稅這個看到時候我們幫交還是怎麼著吧。
但如果可以定性到礦產企業,營業稅5不用管,不過這麼好的事情最好還是不要去想,
就按普通的來,總共8400萬的產出需要至少2000萬;
當然,這一項的不明確因素太多了,從機率角度上來講,這項成本考慮為1000萬,我認為——風險比較大,並且是完全沒有任何辦法規避的政策風險;但依然是那句話。一切利潤來源於風險。
這兩項,4000萬;但這是非常非常理想狀態的數字,甚至都沒有考慮從山頂開挖會碰到的障礙和銷售過程中的居間成本。也沒有考慮市場銷路的因素。
這樣一個半年期的專案,考慮15的純利潤,扣除25的所得稅,總投入應該控制在6700萬以內。
那麼後期開發成本,固定值就按40004500萬算,而總投入又要控制在6700萬以內,加上對風險的考量……
我認為,在公開市場上,這個礦脈的一次性出讓金。應該在18002200萬之間。
最起碼……如果是我要買這個礦脈,我能接受的價格。就是在2000萬左右。”
這是幸福的觀點。
陸明嘆了口氣,先不說他這個觀點對不對啊。最起碼有一點,他沒有說千靈縣歸屬和幫會的事情。
如果考慮這個,陸明的想法是……
最穩妥的那肯定是直接打下來,如果按照之前夢迴康乾的能力來估量,需要至少有3萬5以上的玩家;
這個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就能衡量的,因為要考慮現在的形勢,先不說外部壓力和道德綁架,就事論事,敢來又有信心會來打且原來沒有縣丞的幫會,怎麼說現在也得1萬5千人吧?
放眼全雲夢,可能掏錢買這個礦的,不超過10家。
這競爭就非常非常小了,並且要打下千靈縣,怎麼也得有投入吧?就按僱傭2萬人一個禮拜——入幫時間不夠不能出戰,現在這個等級,5轉玩家一天工錢,怎麼著也得3000金打底,45+的那就便宜了,因為一抓一大把,但再便宜,800金辛苦錢得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