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絞盡腦汁思索應當如何應對這個局面的時候,紫裝卻還在不懈得跟npc美眉“溝通”,“你說不能用作‘民用’,那有沒有什麼非‘民用’的地產呢?”
“是這樣的,鄙公司的虛擬土地出讓合同包括了各主城內的商鋪用地、常規pve和pvp地圖民用居住用地、官道及主城輻射範圍附近的商業規劃用地、幫會駐地用地、幫會戰場徵地……”
那npc直接一口氣報了十七八個名目,隨後直接給了一張詳盡到近乎可以用“冗餘”來形容的價目表,
“……民用土地建築,無論自建居住或是從事商業開發。都不允許出現在現實中可能對玩家產生身體或心理威脅的環境,包括但不限於火山、懸崖、沙漠、未獲得旅遊開發資質的原始森林、水深超過4米的江河湖泊、年平均溫度低於……”
又是一大堆廢話,直接把紫裝繞糊塗了。一般為了防止出現不必要的爭端,系統的說辭絕大多數都是直接按照各項司法解釋照搬過來的,平時用的很少,但只要出現了“包括但不限於”這個字眼,那就100可以肯定是這樣的抄過來的了。
實際上,這是所有vr遊戲廠商必須面對的一個尷尬,一方面需要給玩家提供一個“真實度”,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太真;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跳樓”。遊戲裡天天都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從100多米的地方摔下來,誰知道現實中會不會有哪一天突然心血來潮得來這麼一出?
這種事情。不要說真實度非常高的全景實體vr遊戲,即使是在2d卷軸式年代都曾經出現過真實案例。有個小孩兒就是玩遊戲玩多了,有一天上學快遲到了,為了趕路,直接翻過公路護欄往下面的民居上縱身一躍……
隨後帶來的就是一場全國範圍內對“遊戲”行業的撲殺,至少有上千家網咖瞬間倒閉。
這樣的事情,如果深入去剖析,社會、家庭、學校、遊戲行業,方方面面都存在責任,但人們面對絕大多數並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取追根究底,他們只能也只願意去看最基本的表象,最直接的,那當然是“遊戲”的鍋。
vr技術的概念最早起源於1970年,而最早的商業應用推廣,是在1995年,某“地獄”廠商史上最暴死主機,隨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遊戲行業種應用這一技術的廠商普遍源都是看上去非常“粗糙”的東西;各種q版和動畫人物,無非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那愚蠢和粗糙的構圖讓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真實感可言,是他們做不出來好的嗎?
笑話,同時期的18+影視作品使用這一技術,已經可以達到看上去就跟真人在自己面前服務一樣的真實感;而遊戲行業,在早20多年涉足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技術會進步得這麼慢?任索微三家哪家的財力會比那些上不得檯面的廠商弱?
不是做不出來,而是不敢做。
或者說“不能”更合適,遊戲畢竟是“互動”性質的互動,需要玩家自己操作,本身就是要追求“代入感”,遊戲廠商是有引導玩家這一“社會責任”的,不要求廠商勸玩家行善,但最起碼不應該“作惡”。
正想幫一下這個npc妹子跟紫裝解釋一下這個東西,但紫裝卻好像是聽明白了一樣,扶著下巴邊思索著邊道,“那看你這個表,幫會購地應該不在這個限制裡面咯?”
陸明一聽,“理論上是不在的,但這個價錢就至少得1000萬金了,並且你一樣不能再危險地區旁邊建東西,而且這個財產是不受系統保護的,存在……”
陸明這邊還沒徹底解釋完,不服卻若有所思得接了一句,
“紫裝妹子這話倒是提醒我了,建圍牆是不可能的了,但……雲梯呢?這屬於攻城器械,本來就是打打殺殺的東西,不可能還存在說玩家保護這一說吧?”
(未完待續。)
喜歡網遊之無商不尖請大家收藏:()網遊之無商不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