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由來已久,在華夏大地的歷史上,姓氏不僅僅是一個稱謂,不僅僅是一種符號,它承載了一種文化。
姓先不說,“氏”多出於地名,以姜為例,初祖為神農,炎帝所在的部落,不敢說全部,但最起碼絕大多數都是姓姜的。
人事飄零,幾經戰火;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口的增多,小鄉村已經不足以容納所有的人,必然會有人流離在外,出去討生活。
但是不管走到何處,依然是姓姜,當然其中也會生出一些分支,就比如“姜”姓,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
先不說分支,但就“姜”而言,一個姓姜的走到外地,碰到另一個姓姜的,本來兩人之前從未見過,但是也會討笑得說一句“哎呀本家啊……”
經過幾千年的傳承,也許大家的親緣關係已經非常遠了,甚至可以說基因相似度不足億分之一,但是隻要是同姓,最起碼在數千年前,兩人的祖先,有很大的可能出自同一地。
據統計,中國有單姓6931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但是實際上,當代中國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5以上。
絕大多數姓氏都源於上古八大姓,其中又以炎黃二支居多,故而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靠的。就是對姓氏的考據。
姓氏,就是自己身為炎黃子孫,身上留著華夏血的最好證明。
“嬴”氏源出於“姬”。說句實在話,這個陸明還是第一次知道。
不過上山打野還接著解釋。《百家姓》名為“百家”,實際上有504個姓,其中411個源於姬,堪稱“萬姓之祖”。
當然,絕大多數都是分支了,直接就姓“姬”的現在也就是50多萬。
按照上山打野的說法,原本放天下令的位置,應當是“嬴”。
看著打野按照其他字型的形制用小篆刻下一個“嬴”。陸明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別說小篆了,就是現代漢字,陸明都不敢說自己不會寫錯。
打野連古文翻譯系統都沒開,怎麼可能會有系統提示這個字的小篆體怎麼寫?
而他是全程手動!並且是用他那將近80公分的俠嵐武器劍!
刻完,打野側開身位,用劍間指了一個點,“就是這裡,天下令放在這個點,最好是完全對到中心,最多不能差3分。”
“3分?”陸明決定先問清楚這個換算成西方單位是多少。
“就是1厘米。”
還好。1厘米的話,陸明可以做到,只要手不抖。
比劃了半天。找準中心,放了上去。
尚在空中,陸明只感覺到自己手上傳來一陣吸力,直接把天下令吸進了巖壁之中。
華光顯現,靈氣流轉。
光芒越盛,最終完全匯聚到令牌之上。
黃銅質地的“天下令”本身,也起了一些變化,本來通體黃色的令牌,外圍輪廓的一圈。漸漸變黑,但是內部依然是黃色。
光芒退散。巖壁“轟隆”作響,在……往後慢慢地推移。本來的一堵牆,此時竟然變成了另一扇門。
經過了半分鐘左右,一切歸於平靜。
“應該是完成了。”上山打野說了句。
陸明嘗試性往前摸了一下天下令,怎麼都拿不下來了,就像完全融入了巖壁當中。
可能自己不是紅顏的人吧,轉頭對雅玲說了句,“你來試試吧……”
剛說到一半,雅玲都還沒有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