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毅並不插話,只是靜靜地聽著。鄭和又說道:“正因為大明強盛起來了,所以物產十分富饒。光靠陸上的古絲綢之路,難以很快將多餘的物產售往外國。而海路暢通以後,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可以在西洋各國快速地流通。同時,也能把西洋各國的特產帶回大明。這樣一來,國庫增加了收入,不少老百姓的生計也有了著落。這是其二。”
“鄭大叔已經做得很好了!”蕭毅說道。
“揚國威算是做到了,通海路也算勉強做到了。可是還有一個事情,我至今沒有做到。”鄭和苦笑著說道。
“是什麼事情?”蕭毅問道。
“尋找建文皇帝朱允炆!”鄭和打量著四周,壓低聲音說道。
蕭毅很是震驚,輕聲問道:“他不是葬身火海了嗎?”
鄭和搖了搖頭,說道:“當年城破之後,一直沒有找到他的蹤影。陛下為了安定民心,所以才說他自焚而亡。據聽說,他在城破之前裝扮成僧人,經由密道逃出了皇宮。之後,輾轉流亡到了西洋。”
“倘若果真如此,鄭大叔要想找到他,無異於大海撈針。”蕭毅說道。
“誰說不是!”鄭和苦笑著說道,“我每次下西洋都會暗地裡派人在各國探尋,但總是一無所獲。”
“想必聖上也會體諒鄭大叔的難處。”蕭毅說道。
“聖上雖然沒有責怪我,但是我卻於心難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始終是聖上的一塊心病。”鄭和嘆道。
“聖上登基十幾年,聲望如日中天。現在朝局穩定,民心所向,他何必再為建文帝耿耿於懷?”蕭毅不解地說道。
“聖上畢竟得位不正。他倒不是怕後世人罵他不忠不孝,而是怕建文帝死灰復燃,從而令自己多年之功毀於一旦!”鄭和說道。
“果真要是找到了建文帝,陛下會如何處置?”蕭毅問道。
“我也不知道……或許會斬草除根,永絕後患……”鄭和思忖著說道。
蕭毅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說道:“建文帝可是陛下的親侄兒!以現在這種局勢來看,完全不必要骨肉相殘!”
“親侄兒又怎樣?就算是親生兒子,只要危及皇帝寶座,聖上都會毫不猶豫地下手!”鄭和平靜地說道。
蕭毅陷入沉默。他追隨朱棣多年,深知鄭和所言非虛。朱棣當年靖難,一方面是為了自保,另一方面也是覬覦皇帝之位。而當朱棣登基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帝位,又毫不留情地殺了很多人,其中不乏無辜之人。權力讓人瘋狂,更何況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之權?
蕭毅長嘆一聲,說道:“鄭大叔,我真心希望你永遠不要找到建文帝。”
鄭和一愣,隨即笑道:“找不到也許是好事!這麼多年了,或許他早已離世。夜已深沉,爵爺早些歇息吧!”
兩人拱手道別,回到了各自的房間。雖然鄭和把蕭毅安排到了官廳居住,但是蕭毅卻輾轉難眠。他一會兒想起沙老六挾持鄭和的事,一會兒想到自己和鄭和在甲板的談話,一會兒又想到了難以預知的未來……他心潮起伏、翻來覆去,竟是一夜沒有閤眼。
鄭和把蕭毅的真實身份告訴了王景弘,並和王景弘一同聯名上奏,請求朱棣念在蕭毅又立大功的份上赦免蕭毅。其他人都以為蕭毅真是鄭和的遠房表親,因此格外巴結蕭毅和唐黛漪。蕭毅、唐黛漪頗不習慣,只得經常跑回廚艙幫忙。
喜歡風雷烈請大家收藏:()風雷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