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聞從窗戶的空隙望去,只見一個三十開外的中年文士穿著灰色直裰在月光下踱步。這人白面無鬚,頭戴四方平定巾,看來是個讀書人。如聞暗自鬆了口氣,推開門大步走了出去。文士忽然看到從客房中走出一名僧人,先是吃了一驚,而後又恢復了鎮靜。
如聞走近文士,合掌說道:“貧僧如聞。驚擾了施主雅興,罪過、罪過。”
中年文士急忙躬身還禮,說道:“大師言重了。是晚生打擾了大師清修,還請大師多多海涵。”
如聞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咱們都不必講這些繁文縟節了,不知施主尊姓大名?”
中年文士答道:“不敢當,不敢當。晚生免貴姓王,單名一個源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聞問道:“適才聽得施主吟詞,有一事請教。”
王源說道:“不敢不敢,請大師賜教。”
如聞說道:“施主剛才詞中說的是不是姜子牙姜太公渭水遇文王的故事?”
王源頷首道:“正是。”如聞又說道:“貧僧雖然不通文墨,但聽得施主詞中似乎有懷才不遇之意,不知是否?”
王源臉上一紅,回答道:“晚生狂妄,讓大師見笑了,慚愧。”
如聞哈哈笑道:“施主過謙了。要是沒有真才實學,怎麼會有懷才不遇之感!”
月光如水,如聞在院中的一塊青石上坐下,說道:“而今太平盛世,主上也是一代英主。施主既然胸懷大志,何不全力博取功名,日後必能封妻廕子、光宗耀祖!”
王源搬過一條矮凳,在如聞對面坐下,長嘆說道:“晚生本是汀州府人,自幼讀書,在鄉間略有薄名。束髮以後,也曾中秀才、拔得鄉闈頭籌。奈何時運不濟,屢次會試均名落孫山。今春聽聞朝廷加開恩科,特地從汀州趕往京師,不料遭逢暴雨誤了行程……晚生心灰意冷,於是各處遊歷,藉以消愁。”
如聞靜靜地聽完,說道:“確實可惜。不過今年既然無緣禮闈,何不等待下次?不必急於一時。”
王源說道:“大師說的何嘗沒有道理。不過,晚生空懷報國安民、造福一方之心,卻至今毫無建樹。而年歲漸長,因此愈加彷徨迷惑。今夜偶讀史籍,心潮起伏之下填了一曲《如夢令》,沒曾想驚擾了大師。”
如聞說道:“一切自有緣法,強求不得。就像貧僧和施主在此處相遇,也是緣法使然。施主一身正氣、印堂發亮,必有大展宏圖之時。只是緣分未到而已,不必過於擔憂。”
王源說道:“承大師吉言,但願如此。”
如聞又說道:“敝寺方丈大師經常教誨我等說,人人皆可以成佛,處處皆可以修行。施主既有菩薩心腸,不一定只有位列朝堂才可以做到。四海之內何處不能行善?九州之間何處不能積德?”
喜歡風雷烈請大家收藏:()風雷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