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主子啊,如果講述勵志故事也可以的話,我也有很多的勵志故事可以講啊!”古簡驚喜地說道。
“很好,我感覺我的修為得到了很大地提升,特別是神識方面,或許再有幾百個勵志故事,我可以進階六級偽神的境界了。”李小坑興奮之極地說道。
“那太好了,我馬給主子講述勵志故事。”古簡高興地說道。
我要講述的故事是李密牛角掛書。
話說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
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他把《漢書》掛在牛角,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李小坑聽了這個故事之後,振奮不已,牛角掛書,太牛『逼』了,在任何惡劣的情況下,都不要忘記學習,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自暴自棄。
“主子聽著覺得有用,那麼我再講述一下吧!”古簡搖頭晃腦地繼續講述。
我下面要講述的是諸葛亮好學的故事。
話說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
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不好掌握了。
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是定時餵食。
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延長了。
於是他學時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餵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不叫了。
……
“哈哈哈……太有趣了!”李小坑撫掌大笑。
接下來古簡一發不可收拾,又連續講述草船借箭、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蘇秦刺股等等勵志小故事,雖然許多都是李小坑聽過的,不過再聽一遍,依然還是有效果,特別是聽古簡那抑揚頓挫的聲音,還有他那搖頭晃腦的節奏,都很有感覺。
這樣的講述勵志故事,一直延續了三天三夜,古簡和古美玉輪番給李小坑講述勵志故事,畢竟歷史的美食故事不多,而勵志故事卻汗牛充棟,怎麼講也講不完的,李小坑在瘋狂的進階,自然不會睡覺休息啥的,外面的大陣已經被金童給破壞的差不多了,連臣王琦都負傷了,李小坑如果再不能夠進階的話,恐怕要全軍覆沒了。
外面的金童攻擊越來越猛烈,不過古簡也被自己的勵志故事給感動了,他竟然可以不懼外面的影響,開始用心地繼續為李小坑講述勵志故事。
話說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
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和硯臺,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
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