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景楓的安排,高海嘴上不說,心裡卻頗有微詞。
義軍大都是南方人,習慣於這裡的環境氣候和地勢,本來仗打得好好的,如今李景楓一聲令下,卻將所有義軍全都調遣到寒冷的北方去了,水土不服,環境又陌生,戰鬥力自然會打個折扣。
而且——
領兵的居然是邵祈,高海心中更加不爽。
論資歷論武功論帶兵經驗,高海自認為都強過邵祈,可是,李景楓卻偏偏不選高海,親自點了邵祈的元帥,把個高海晾在一邊,活生生的當了個光桿司令。
皇帝的心,便如海底的針,當真是神秘難測。
十萬義軍,就這麼被邵祈率領著,日夜兼程的往北方涼州去了,等著與譚修平的騎兵匯合。
高海暗地裡捶胸頓足咬碎了牙,卻也無濟於事,他又哪裡知道,其實,此邵祈非彼邵祈,真正的邵祈,早在白原城的時候,就已被李景楓殺了。
如今的邵祈,頂著一張精妙的人皮面具,任誰都看不出,他其實是李景楓手下的工兵首領李崢。
依照李景楓的計劃,青谷灘裡的那場調撥離間,李崢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和表演功力,就憑著那三寸不爛之舌,誘得高祥和呂梁互鬥,令他們兩敗俱傷。
整件事情之順利,李景楓都頗有些意外,覺得李崢此人果然是個人才,可堪大用,於是將他連升幾級,封為元帥,率義軍去北方支援譚修平。
一一一
趙洵在李景楓的暗中支援下,從嶺州殺過來,雖然戰績有勝有負,但也拖住了趙宛宜的不少兵力。
龐大的縉國,現在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了。
縉國,曾經是中原大陸的龍頭老大,赫赫百年威風八面,但如今日暮西山,更加禁不住周國、戎國還有趙洵的三線夾擊。
雖然平京城看上去仍一片安靜,那位登基不過幾個月的趙女皇平日裡也照常上朝理政,但時局已越來越緊張了,在強敵的環伺之下,那張金燦燦的龍椅她還能否坐得安穩,只有天知地知了。
縉國重鎮盧州城是平京的最後一道堅固屏障,屯兵足有十餘萬,火炮重弩武器彈藥也是最充足最齊備的。
盧州原先是由呂梁鎮守,呂梁死了後,盧州城裡已換了新的守將。
這位新守將一到任,就風風火火的做了幾件大事。
他改良了軍中弓箭的機簧,弩箭一出擊,力逾千斤,甚至能穿透士兵的護心重甲。
他配出了一種古怪的泥漿,澆鑄到城牆之上,不僅將原先的城牆壘高了五六米,而且覆蓋的泥漿乾透了以後,堅固無比,較岩石還要硬三分,滑不溜手,完全無法攀爬。
他從十萬守軍中挑選出一部分善於騎射的精銳之師,親自設計了錐形陣,鉤行陣,兩翼陣等等攻殺陣法,晝夜操練,首尾聯合。
在一番軍事演習後,盧州將士們都感覺這些陣法詭變莫測,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動如雷霆,確實是精妙至極,於是軍中士氣大振,精神高漲。
這名守將用他非凡的才能和嚴格的訓練,將盧州軍營上下都打造一新。
他有登峰造極的武功,有一雙世上最靈巧的手,有淵博的頭腦,還有異於常人的天賦。
由他鎮守的盧州,似蓄勢待發的野獸,虎視眈眈地凝視著李景楓,擋住了那條通向平京的路。
這個守將的名字,叫作燕思由。
喜歡太子他總是纏著我請大家收藏:()太子他總是纏著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