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縣婦聯辦公室裡,張華對陳愛梅說:“小梅,我的片子上幾家貧困戶都走完了,今天我值班,你去片子上走訪吧,你的位子特殊,不能長時間離崗,剛才我跟負責小車排程的張科長說了你的情況,張科長說十三號車上午沒任務,我就幫你賣個面子,打個擦邊球要了臺車子,你等會去和張科長對接一下,快去快回,這是面和油的票,去城關糧管所把東西領齊了,每戶一代面一壺油。再說些關心的話,詢問是否有更大的困難。主要是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在此處補充一句,縣政府工作人員用車是有講究的,四套班子一把手有專車,其他人員用車有行政科統一排程,部委的正副職下鄉或因公外出可以派車,工青婦部門的一把手因公外出可以申請派車,其他人員一般不專門派車,所以陳愛梅用車張華說是打擦邊球的。
陳愛梅還在發愁怎麼去山後鄉看貧困戶呢,張華就把車給她安排好了,她接過張華遞來的票證說:“謝謝姨。”
陳愛梅和司機小趙把油和麵裝上車後,就直奔山後鄉而去,因為是條線扶貧,所以選的貧困戶數量有限,全鄉共四戶符合條件的,在鄉婦女主任張桂和的帶領下,很快走完了三家,最後一家是住在鄉的最西北處的小圓村裡,據帶路的村婦女主任潘虹娥介紹,該戶主叫李老六,六十多歲,老伴去世後就在兩個兒子家輪流過,三年前,大兒子夫妻因為外出賣菜遭遇車禍雙雙被奪去性命,自己就帶著大兒子家的三歲小孫女艱難度日。
十三號吉普車在李老六家門口停下後,下車的陳愛梅看到,這是一個院子型住宅,三間堂屋土牆瓦面,兩間東屋,兩間西屋皆是草房。院牆是柴笆做成,隔著柴笆清楚的看到院裡的設施,院子中間,有一口壓水井,一根晾衣繩東西橫拉著,飄著幾件舊衣服在寒風中搖搖晃晃,訴說著寒天的淒涼。
一輛平車卸去軲轆,架子躺在堂屋的東門旁,一輛手推車好像剛回來,頭朝裡,把朝外的擠在平車架和小東屋夾角的地方。再細看,已無長物。
院門雖然是木頭做的,稀稀拉拉的木條橫七豎八的釘在一起,而且手一提就可以提起來,但是還是上了鎖,看出主人很細心。
聽到外面有人說話,從西屋裡走出一個小女孩,趿拉著兩隻不一樣大的花綿鞋,六七歲的樣子,一件單薄的花棉襖,從已鈕好釦子的脖子間露出一件紅襯衫衣領,臉紅紅的,下穿一件單薄的舊絨褲,倚在牆根,睜著水靈靈的大眼驚奇的望著外面說話的人群。
小女孩的出現,開啟了村婦女主任潘虹娥的話夾子。
小女孩叫小鴿子,今年六歲了,別看歲數小,人特別聰明,她比她二孃家姐姐小燕子小兩歲,小燕子已經二年級了,姐姐小燕子會的她全會,姐姐不會的,像唐詩繪畫什麼的,她也會,全是她爺爺沒事教的,說到小鴿子二孃時間,婦女主任順便補充說,馬氏那個女人心腸不好,老欺負小鴿子。
原來她二孃家住西屋,自從小鴿子父母死後,她二孃馬氏就不住找茬欺負他們爺孫兩,李老六為了家庭安寧,終於從堂屋搬出,住進西屋。二兒子一家就住進了大兒子的住房裡。
正說話間,小鴿子的二孃馬氏回家了,一見這麼多人,還有車子停在門口,估計是鄉里幹部來救濟小鴿子的,往年這前後也會來的,就是往年沒來小車罷了。見了村婦女主任,點個頭算是打招呼了,徑直去開門了。
院門開後。
陳愛梅叫司機小趙開啟車子後備箱,鄉村帶路二位婦女主任連忙上前,抬起麵粉向小鴿子屋裡去了,小趙領著油跟在後邊。
剛才隔著柴笆,小鴿子兩眼就滴溜溜的望著陳愛梅,那種心靈碰撞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得到,別人是無法描寫的,就連我這老手,寫到此處,也很難描寫準確了,總之,她們兩個一見如故,陳愛梅很疼愛的抱起小鴿子說:“聽說你很聰明,背首詩給姨聽聽好嗎?”
從小失去母愛的小鴿子,趴在陳愛梅懷裡,正感受著從未有過的母愛,心裡溫暖無比,望著陳愛梅說:“姨,你真好看。”說完在陳愛梅臉上深深的親了一下。這一口,把陳愛梅的心親碎了,眼淚不自覺的流了下來。
陳愛梅下意識揉揉眼,說:“小鴿子,你還沒背詩給姨聽了。”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小鴿子背完後,從屋裡出來的小趙和二位婦女主任同時拍手說:“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