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
一個“心”
男子面色大變,極為驚喜又驚駭。
君子六藝,樂道大昌?
但是理學和心學怎麼又摻雜了進來,他只覺得腦部神經直跳。
他曾在聽聞過儒家混淆的部分歷史,儒家先聖大家都知道,孔孟的光輝照耀諸天萬界,顏聖和曾聖的事蹟不可說,那位荀子另開一道,同樣不可說。
後世又有兩位儒家子弟先後證聖,一位名曰朱子,一位名曰王守仁。
兩位開創了理,心二道。
傳聞不知道那個時代,朱子證道之後,得罪了一方大勢力,那方大勢力從諸天萬界的根源將理學大道徹底打崩,其後在各界理學飛速的衰弱,現今很多儒家門生都認為,這位朱子大道崩解,意識早已被崩解,陷入了沉睡,可能再也醒不過來了。
而那位守仁先生卻走的道途很是怪異,證道之時,他竟然徹底合道於天地,似乎意志已經消散與天地,只剩下心學大道了,但是亞聖曾言:“守仁先生非是天地化他,而是他化於天地。”
雖然他不明其意,但是非禮勿近是最優的選擇。
但是看著眼前的吉卦。
再看看澄澈明亮的樂道,以及後面有些暗淡的書,想及皆是儒家聖人,他一個後輩,只要帶著虔誠的心去參悟一下心聖和理聖的著作。
不去踏上他們的道途,應該並無問題的,它又並非邪魔外道,儒家各大書院都有兩位聖人的道卷可以翻閱啊。
他們是樂見其成的。
再說此界最多也只是兩位聖人的投影,道則的衍生,又非本尊在此。
搖頭自己也笑了,若是本尊再次,自己立刻就去朝拜,這是最大的機緣了。
而且那位朱子的大道崩解,所以他的理學大道的根本脈絡反而外漏,難道這也算是我的機緣嗎?
只要不過分,只是參悟一番,應該不會引起反噬己身吧?
他思考著,逐漸的說服了自己。
已經下定了決心。
他自然也清楚,如果自己也下界爭取機緣的話,這星空便無人看守了。
但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話雖然偏激了些,對於這些大道獨行的修行者卻是極為貼切的。
只是不過百年時間,他自認為絕對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的。
畢竟千萬年以來都沒出問題,就到他這裡出了問題?
人都有僥倖心理,仙也不例外。
他一點點開始佈置離開之後的天罡地煞星辰陣法,也是為了以防萬一,以星辰為基,哪怕真有外來者攻打,也能抵抗數年,讓他有時間迴歸。
金烏東昇,普照大千。
趙佶直接睜開了雙眼,眼中朦朧的思緒收斂。
無數的想法收歸腦海中。
下意識的站在了書桌前。
一張雪白的宣紙鋪開。
他的瘦金體揮筆而就,一道文氣隨著筆尖而動。
“文曲!”
喜歡最後一個輪迴士請大家收藏:()最後一個輪迴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