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年前那位蘇仙的逝去,千古名曲明月幾時有,早已隨之傳遍大江南北。
廳內學子推測應該是這位知州聽到歌姬歌唱此曲,便生出悵然之感,思及那位蘇仙了,便出了此題。
不過此題極為尋常,不是什麼偏題,難題。
大家平常都有積累,拿來就能用。
就在所有人想要站出來的時候,下意識的都向著四周掃視,畢竟書生都比較矜持,都不想作為拋磚引玉的那塊墊腳石。
所以都想著讓別人率先出口。
就在此時,陸小風甩著寬廣的桃紅色大袖,直接大步走了出來。
“區區不才,願意為諸生拋磚引玉。”
眾人一瞧,一個高大魁梧,相貌堂堂,身著粉色衣袍的男子走了出來,乍看之下,只覺得此人浮浪,不可深交。
只見顧盼之間,眼含笑意,旁若無人,竟然效仿那三國曹植,一步一吟。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眾人眼中,只見此人大跨步向前邁了八步,走到了廳中的正中央,剛好吟了八句詩。
本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大家看這人如此果斷的走了出來,想著他有何驚世詩才,哪裡料到竟然只詠了這麼一首詠月詩。
這首詩詞,只能算是對仗工整,押題的當,但是措辭不雅,內容空洞,像是女子刻意所做,字裡行間沒有絲毫抒情,也未有言志。
知州面前,這種詩詞卻是大為的失分,科舉將近,這樣的表現真的是有些丟人啊。
這是減分詩詞。
眾人立刻就放心了,這果然是一個棒槌,是個墊腳板磚。
笑嘻嘻的看著他的表演。
果然,知州放下了手中的酒水,看著對面的陸小風微皺眉頭。
好像非常不滿意的樣子。
陸小風不慌不忙,又是八步踏出。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