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京城,城北官道上,一匹快馬疾馳而來。
半日後,京城之中一條訊息炸響每個人的耳朵。
燕國北疆,楚國一批武者加入戰鬥,血洗齊國軍營五十萬人,與此同時,燕國邊軍二十萬人死傷,徵遠王親至與楚國武者大戰三天,留下楚國萬餘武者屍體,才讓邊境轉危為安。
訊息一出,燕國內武者沸騰。
照慣例,國戰之事,都是凡人打打鬧鬧,雖軍中之人也都習武,但因出身干係,從軍之人多數都過了淬體年歲才習武,與真正武者相比,不可一言而論。
然而楚國使用武者參戰,且採用偷襲做法,但凡是個人,都會不齒此番行徑。
燕國皇宮之外,烏泱泱站滿了人,氣氛很訝異,而且很安靜。
一股不言而喻的威勢,連那方天地的空氣都被影響,沒有風,卻讓無數凡人難以呼吸,皇宮城牆上計程車兵站立都有點不穩。
皇宮之中,數百位朝臣正聽著皇座上,燕國皇帝的咆哮。
“楚國不仁!吾就不義!請修煉者一同參戰!”
“報!”
燕皇話語剛落,還沒大臣出來附和,門外,一個小太監急匆匆跑來。
宮殿裡氣氛又是一冷,如今北方戰事危機剛緩,此刻有小太監不顧禮法闖入宮殿,必是大事又起。
小太監沒有當眾言語,小跑到皇帝身邊,輕聲細語幾句。
燕皇聽完,眉宇間鬆弛些許,眾臣看清燕皇表情,稍是心安。
然而燕皇再度開口時,說出來的話,照舊冰冷。
“燕國有諸位肱股之臣相輔,乃燕國之幸!燕國有諸多熱血俠客相助,乃燕國之福!傳本皇旨意!但凡願去北疆殺敵的武者,均可得到本皇親衛之職!家人子嗣,依親衛家眷待遇,世襲罔替!再賞良田百畝!”
“皇上!每人都賞,恐會...”
戶部官員急吼吼站出來請示。
燕皇今年三十有六,這般年歲正當血氣方剛,在眾臣眼裡,話說大了點很正常。
可眾臣不知燕皇智謀,見戶部官員不敢言盡,不僅沒惱怒,反而濃眉微微上挑。
“吾國不夠分賞,楚國呢?!本皇所言,可不只是言語應付!修煉者,皇族之人必將參戰!還有...諸位眼中的北燕十三門!若也能相助吾國,來日,他們的名氣,可不再侷限北燕一地!”
隨著燕皇一語落下,訊息於當日傳遍京城各處。
北燕十三門,蒼字頭蒼琴、蒼棋、蒼書、蒼畫,門派之人多為女子,卻也有一顆爭強好勝的心。
尤其這些年來,想成為修煉者,又或已是修煉者,都缺少修煉資源,北燕一國,能尋之地,皆被人尋了幾遍。
如今,燕國要對楚國出手,還懇請江湖門派武者和修煉者一同參戰,不說參戰有多危險,只看參戰後,能從楚國手裡搶來資源,就夠他們動心的。
至於炎字頭炎陽、炎月、炎天、炎地四個門派,當日就聚到一起商議出個對策,連夜派人去了皇宮稟明他們願意參戰。
少字頭四個門派,也沒讓人久等,第二日一早,宮門剛開啟,他們四個門派長老便與一眾大臣,出現在朝堂上。
而最後一個新成立的門派新興門,只派人遞來一封書信,交到燕皇手裡,內容與其他門派之意相差無幾。
一時間,燕國內部一片和氣,眼看北方戰事即將扭轉。
可疆域大,訊息遲緩,令很多事情,並非眾人所見。
就在燕國京城剛剛定了調調,還沒來及派人去北疆時,北疆之地,正被一群楚國的修煉者,肆意屠戮。
前不久,遠征王帶領武者親至,殺潰了楚國武者,那一次,讓楚國看到了危機,燕國並非看上去的那麼虛弱。
於是,先下手為強的道理,使得楚國的修煉者先一步參加到戰鬥中。
又因先前楚國武者參戰時,已經將齊國邊境殺的沒了反抗之力,而今只有燕國還存在反擊之力,故而,楚國修煉者集中一處,對燕國邊軍夜襲殺戮。
沒了邊軍固守,燕國北疆之地,數十城池,皆如同不設防的寶庫,楚國修煉者又帶頭出手,城牆城門皆無用途。
短短旬日,燕國十六城被楚國攻陷,清風城、臨池縣也在其中。
不過,令楚國修煉者都沒想到的事情,清風城南還有一座城,雖沒清風城那般堅固,卻很難攻破,縱然修煉者參與,也沒有攻佔成功,甚至派去的武者和修煉者死傷慘重。
由此,楚國不敢過度深入燕國,生怕清風城外的小城鎮會在他們後面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