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師,想必您也知道,這武道修行,相比探索天地至理,實在是要無趣太多了……不過大師既然問了,小生也講講自個的經驗吧。”
此時,只見放下了手中書本的大塊頭李愚擺出了一張難看的苦瓜臉,就好像談論武道對他而言是一件很麻煩很無聊的事情一樣。
這樣的反應,讓吳狄很懷疑這個人到底是如何這般年輕就擁有寂滅境的修為的,但別人既然願意分享,他也沒有節外生枝多嘴多舌,仔細聽著便是。
“吳大師,這要從踏空境突破到寂滅境,確實很有些艱難的。”
只見擺著一張苦瓜臉的李愚眉頭皺起,好似在回憶曾經的經歷。
“首先是必須將自己的功力打磨到踏空境九重天,能更圓滿一些達到踏空境巔峰最好,這個要求我看吳大師已經達到了,便不多說。”
“功力足夠後,便是要凝練出自身的武道意志,將其與周身真力融會貫通,達成實力與境界上的突破。”
“其中凝練武道意志最是艱難最為關鍵,與自身融合反倒是凝練完成後水到渠成之事,不用多談。”
“要凝練出自身的武道意志,最簡單的方法是參透自己修行的功法,沿著前人已經搭建好的道路摸索。
比如修煉玄階上品功法龍象伏魔拳的武者,便可以參悟功法之中的龍之傲意、象之霸意、伏魔之殺伐意等最常見的武道意志,也可以另闢蹊徑,凝練出與功法聯絡不大的武道意志,比如蒼生意,但那樣就要更加艱難。
故而即便修煉同一種功法的武者,凝練出的武道意志也可能各不相同。”
“最好的情況,是天生領會其中真意,但這個很難,世間沒有幾位武者能做到,更常見的,是透過潛神問心,找到與自我最契合的武道意志,並選擇其一將其接納昇華並具現化。”
“一般而言,潛神問心三日之內便會有所得,能明確知曉最符合自己的武道意志,並能夠初步體悟到它。”
“之後便是水磨工夫了,根據個人資質不同,凝練完武道意志的時間各有差別,最快的可能只需要一個剎那,最慢的就可能坎坎坷坷耗盡半生了。”
……
靜靜地聽面前的李愚耐心講完,吳狄接著便詢問了他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請問李兄,這潛神問心又為何物?”
他剛才一路聽李愚講完,前面大部分都能理解,就是李愚突然提到了一個潛神問心的概念,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不過他的這個問題,卻是讓李愚的苦瓜臉上泛出了幾分驚訝之色。
“吳大師的宗門難道未曾傳下潛神問心之法?”
李愚問出了這個很有些觸及靈魂的問題,讓吳狄頓時感到有點尷尬。
“沒有,我從未聽說過這種東西。”
雖然很有點丟臉,但吳狄還是誠實回道。
“這……是小生想差了,想必吳大師的寒魄門在傳承方面可能出現了一點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