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開始之初,岺子維恰好來柳家看望未婚妻,物質生活沒受太大影響,依然有吃有喝,平平安安。
過了兩、三個月,秩序崩盤,他提議發揮人道主義精神,拿出一部分物資救助逃難者,柳墨青的哥哥柳墨瀚堅決反對,怕引來不懷好意的兇徒,柳墨青則是猶豫不決,一會兒覺得哥哥有理,一會兒覺得未婚夫有理。
但柳家父母也是善良的,看著逃難者飢腸轆轆,很是不忍,加上岺子維巧舌如簧,最終被其說動,捐出兩倉庫的糧食。
逃難者欣喜若狂,自動聚集在柳家超市附近,形成個小型基地。
柳墨瀚氣得要命,可事實既成,他也沒法趕走這些人,只好從中挑選一些青壯,用於加固超市、巡邏示警、搜尋物資。
年老體弱的人也不能閒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糧食的分發,也根據各人所做的貢獻,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這很公平。
岺子維又有話說,“都末世了,大家都是一樣的人,為什麼還要分出個三六九等、高低貴賤?”
這次柳墨青站哥哥那邊,聚攏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不好好管理,肯定出亂子。
而且,柳家儲存的糧食雖然不少,那也是有數的,供應這麼多人,支撐不了多久,必須開源節流,不能坐吃山空。
可岺子維的話語太有煽動性,某些本來有口飯吃就滿足的逃難者立時心生不滿,是啊,都末世了,也不知還能活多久,為什麼還要受這些有錢人的剝削和統治?
柳墨瀚再叫他們去幹活,就都不去了,原本井然有序的小基地出現了動亂的苗頭。
也有逃難者聽柳墨瀚的話,但人數趕不上岺子維的擁躉。
能在這種環境中保持理智很難。
支援柳墨瀚的,主要是柳家的遠親近鄰和超市員工。
柳墨瀚忙著建設基地時,岺子維通常在跟人聊天,又關心大家的身體健康、衣食冷暖,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自己的偽聖父氣質,很得人心。
這小基地裡,或許有人不認識柳墨瀚,卻沒人不認識岺子維,他是公認的大好人。
有次還拿出珍貴的藥,救了幾個壯漢。
藥是柳家的,但這幾個壯漢只記岺子維的恩,在他們想來,如果沒有岺子維,柳家也不會給他們藥。
卻不想想,如果柳家不同意,岺子維又去哪兒拿藥呢?
某些人的思維容易被操縱,總是隻能看到表面的、自己想看的東西,卻不願意細思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