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萬御駕迴鑾時,依然捲起四面帷幕,百姓跪於道路兩旁,恭送她離開,但這回無人敢偷看。
都把頭深深垂下,盯著眼前那一小塊地面。
……不,也有人看。
被家人帶來的一個小孩,懵懵懂懂、天真無邪,於四面跪伏中,抬起小腦袋向御駕張望,大大的眼睛裡,裝著滿滿的讚歎。
陛下真好看,真威風。
九萬察覺,回以一笑。
小孩羞澀地低下頭,再抬頭看時,御駕已經遠去。
後續事宜不必多說,全部妥妥當當。
定風州來的這一支叛軍,約有四分之一灰飛煙滅,卻沒有被浪費,來年仙鶴山下陸續長起的青苗,有他們一份功勞。
還有四分之一跑得無影無蹤,也不知是回了家鄉還是落草為寇。
剩下四分之二,跪得比較及時,已全部編入官軍。
換言之,九萬出征前手下兵力不到八萬,戰後約有兵力二十五萬,還全都忠心耿耿,她指東絕不敢打西,她讓攆狗絕不敢攆雞。
真是一本萬利啊。
……天底下沒有比自己更會做生意的人。
九萬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回宮之後,稍事休整,以最好的狀態召見諸賢士。
其實她每時每刻狀態都很好,但麗女官總有辦法讓她看起來更好一些,要是在現代,這麗女官肯定能當個美妝博主。
蘭女官則是美食博主。
所有賢士中,九萬印象最深的是位名叫宋淮無的老先生,不是因為他年近六十,有比他年紀更大的,而是因為,這老先生頗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
面君之時,只有不到十句廢話,其它全是乾貨。
還獻上一份萬言書,闡述治國十策。
九萬一個有著華夏教育背景的先進工作者,都聽得津津有味,又挑出一些問題考他,宋淮無全都言之有物、鞭辟入裡,並非誇誇其談。
聽得出來,他是真的思索過怎麼治理一個國家,怎麼讓普通百姓活得像個人。
並且思索了好幾十年,有了切實的主張和策略。
跟他聊了幾天之後,九萬感覺,這是上天賜給自己的能臣,有理想、有才學、有能力、有責任感,該當丞相。
可是左、右丞相都有人了,還是最早追隨她的愛卿們。
也怪她當時太急,擔心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丞相之位空著不好看,逼得他們充了數。
嗯,也好辦,叫來左丞相趙少煊,命他辭去相位,改任尚書令,當她的第一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