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文允嚇得都顧不上害怕了,飛跑到白絹布前,在某處填上自己的名字,“回稟陛下,微臣選禮部員外郎一職!”
他原是光祿寺卿,職責與禮部有重合之處,料想應該能勝任。
而且他往小裡選,能犯的錯也就小,不至於超出她的容忍。
其他大臣也反應過來,一邊在心裡罵他狡詐,一邊趕緊選官,也都只敢選小的。
小官就這麼多,選完可就沒了!
等眾臣全部選定,九萬又慢悠悠道,“諸位愛卿這般積極,朕深為感動,特賜一次修改的機會。”
眾臣腹誹,我們選的都是自己所能接受的最小的官,還改什麼改。
九萬:“朝臣空缺太多,不成樣子,也影響國事,朕將下詔求賢。爾等若都選小官,待賢士入朝,可就居於你們之上了。”
眾臣的第一反應:那就讓他們上唄,求之不得!
但是……真讓他們上,自己只能在下方眼巴巴看著?
真的甘心麼?
……不甘心。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所有官宦共同的追求。
要麼當年不入仕,既然入仕,豈能不力爭上游?
如果大家都怕死不爭也就罷了,齊齊躺平,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要命的是總有人想爭。
可以預料,她這求賢令一下,必然有人為了權勢地位、家族前程或者個人抱負,不顧自身安危拼一把。
此時堂中這些人就會淪為墊腳石。
而他們本來能夠搶佔先機,卻因膽小當了縮頭烏龜。
九萬補充道,“自選官職,僅此一回,朝廷往後任官,必定萬分慎重。”
眾臣:……不用你說我們也知道,如果隨時都能任意選擇,豈不亂了套?
往後想升官,肯定得像以前那樣一步一步往上爬,勞累不說,還未必能如願。
仔細想來,女皇陛下雖然嗜殺成性、無比恐怖,但因瀆職而受到嚴懲,不是理所當然麼?
歷朝歷代的皇帝,殺的貪官、庸官、賊官也不少。
女皇陛下只不過說得直接了一點。
其實這也是好事兒,把話說在明處,免得臣屬胡亂猜疑,是一種坦蕩的品格。
她還說了只要族人與瀆職無關,便不誅族。
這,這,如果忽略她之前殺了那麼多人,堪稱宅心仁厚。
趙少煊、周靖、舒文允三人想得又更多一些,女皇陛下說過,他們從龍有功,會額外多給三次機會。
等於拿了三枚免死金牌。
那還怕個蛋啊,豁出去了!
目光一對,趙少煊搶先出列,去白絹布前塗了自己的名字,重新寫在最上方,按捺住內心的激動,沉聲道,“啟稟陛下,微臣不才,願勉力一試,任中書省左丞相一職!”